新华网 正文
新华网评:要有底线思维,但不必反应过度
2019-02-18 13:52:49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毛同辉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了2019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1月份,CPI同比上涨1.7%,连续两个月处于“1时代”,为近14个月低点;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0.1%,为近29个月低点;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8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3.5个百分点。

  1月份CPI和PPI同比涨幅双双收窄,物价水平显著走低,有人认为,这是出现通货紧缩的前兆。

  笔者认为,连续两个月物价涨幅回落,我们确实应该正视数据背后所反映的内外需求较弱、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这一现实。但是也不必反应过度,因此就盲目唱衰、看衰,信心不振。正确的态度应是做到三点:第一,危中见机,既看到不利因素,更看到积极因素。第二,坚持底线思维,通过逆周期调节等措施,做好风险防范和化解。第三,坚定信心,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确信我们有能力保持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由物价涨幅回落而对经济运行形势有所担忧,这是正常的市场反应,也是必要的风险意识。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物价涨幅回落等同于通缩,更确切地说,涨幅回落只是阶段性的走势变化,但通缩却是持续性的趋势性变化,形成通缩的要件更多。而且,从1月份数据中,也可以看到一些积极性因素,有助于增强全年物价温和上涨的预期。比如从影响CPI上涨的结构性因素看,食品价格上涨1.9%,影响CPI上涨约0.3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7%,影响CPI上涨约1.36个百分点,这说明,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日趋提档升级,老百姓在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居住等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这无疑也为对冲未来物价持续回落势能建立了支撑。

  “稳中求进”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同时“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当前所出现的物价涨幅回落压力即是这种“变”与“忧”的一个体现。我们要看到,2019年中国经济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同时仍将处于国内经济转型、动能转换的阵痛期,内外需求较弱,还有专家分析认为近期可能出现阶段性工业领域通缩。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形势,有助于我们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未雨绸缪,精准施策,及时做好风险防范和化解。

  去年以来,包括减税降费、提高市场流动性、助力民企发展等在内的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措施“春风送暖入实体”,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出叠加效应,在“稳”上发力。从“进”的方面来看,从5G到人工智能,从物联网到云计算,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新经济所萌生的蓬勃成长活力必将为经济运行注入“新鲜血液”,释放出日益强劲的带动力。此外,国际原油价格前期出现大幅下跌,这对于作为当今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的中国经济来说无疑也是一大利好。

  信心比黄金更宝贵。盲目乐观固不可取,过度反应亦属不必。2019年中国经济尽管稳中有忧,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有“稳”的坚实基础,有“进”的意志能力,我们的视野要有超越短期变化、局部因素的穿透力,那些“无故寻愁觅恨”的悲观论调是站不住脚的。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李洁琼
新华网评:要有底线思维,但不必反应过度-新华网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412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