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下的“教育增益”,的确能让贫困地区学生受益,而推动教育资源均衡的努力也当不辍。
一篇题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报道,昨日刷屏了朋友圈。故事并不复杂: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与著名的成都七中同步上课、作业、考试。16年来,有的学校出了省状元,有的本科升学率涨了几倍、十几倍,其中88人考上了清华北大。
一根网线,一块屏幕,一头牵着的是成都七中这样的名校,30多个国外名校,70多个清北;一头牵着的是众多贫困地区的高中,这些学校要么是“零一本”,要么一本只有“个位数”。
对优质师资、生源都相对匮乏的贫困地区中学来说,直播教学虽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降维供给”,效果可能不如名师面对面授课,可确实能直接弥补农村高中师资的短板,也帮助当地很多教师改进了教学方法。那些中学升学率的提升,或许有高校招生向贫困地区倾斜等因素起作用,但整体上也不啻为直播教学效果的直观反映。
而更深刻的改变则在于,此举直接打开了这些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的孩子们的视野。很多最远只到过县城的学生们,围观名校学生的游览经历,“分享”别人有才艺、有情调的生活。
这样的“植入”固然有些粗暴,会让贫困地区学生难以接受境遇之别,可这无损于穷孩子实际受到的惠泽。比如,这些学生能获得名校第一手的教辅信息,从而矫正了以往粗放、零散、无目标的散养式教学,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又如,那些对贫困地区学生而言堪称超前的外部信息涌入,对他们也有大开眼界的意义。
更何况,围绕着一块“屏”,当地动员起来的,是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应急响应。这些整体性、全方位的改变,顺应了当地教育工具和方式现代化转型之需。而教育进步固然要靠技术,更要靠“人”。
虽然说,很多学校只有尖子生能进“直播班”,这也让直播课填平教学质量差距的实验效果打了折扣,但正如有些人所说,“在存量不好动的时候,理应想法做好增量。毕竟,农村的孩子等不起。”直播课对于他们就是缩小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增量”。
揆诸当下,部分边远地区教育凋敝的现状值得正视:一方面,教育质量不高,导致优质生源流失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每况愈下的生源也难以支撑起教育的振兴,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在此背景下,直播课实验难免被视作这些地方教育破局的可行路径,这也被寄予厚望——那就是给农村孩子更多可能性,“像在荒原上野蛮生长的草丛,用独特的人工灌溉方式,开出几朵‘花’来。”
但直播课终归是治标之策,用治标为治本赢取时间的思路没错,但要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终归要靠治本。技术赋能下的“教育增益”,的确能起到填谷作用,但这不意味着,对教育洼地的资源倾斜可以摁下“暂停键”——制度补缺,才是优质教育资源引流的关键途径。
说到底,没必要否认技术创新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助益,但在为其引流优质课堂资源外,推动教育资源均衡、优化配置的努力也当不辍。而这还得靠“人”的努力,特别是各级政府的履职尽责。
-
“软绵绵”的教育能管好孩子吗
没有适当的磨砺,如何造就孩子坚强的意志?当我们的教育刻意略过惩戒、挫折乃至户外运动等所有环节,孩子便真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受不了一点风吹雨淋。2018-12-12 09:09:03
-
缺乏惩戒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
教育是一项艺术,离不开老师个体的理解领悟与主动作为。实施教育惩戒,其实说难也不难。2018-12-11 09:02:02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