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教育部日前印发“管理办法(试行)”,对全国性竞赛活动进行规范,实行清单管理制度。“办法”要求,不得转嫁活动成本,做到“零收费”,且竞赛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
每一个从校门出来的人,都经历过各类竞赛,对竞赛记忆犹新。那时候的中小学生竞赛很纯粹,既不用交高昂的报名费,也不与什么升学挂钩(极少数全国性竞赛除外),学生凭兴趣参加,家长也没那么焦虑。因为纯粹,所以有效。一些中小学生竞赛的“老字号”,如“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曾广受欢迎。
一旦与利益勾连,中小学生竞赛就开始变味。一方面,某些竞赛与升学挂钩,导致一些家长对竞赛趋之若鹜,心甘情愿被竞赛“绑架”;另一方面,产业化倾向让各类竞赛出现高收费,加重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近日,有家长投诉一项“××英语大赛”,该大赛宣称能够“敲开”高校自主招生大门,总决赛夏令营收费高达12800元(8月24日《新华日报》)。
中小学生竞赛跑偏,其害不仅在高收费。花钱就可以买竞赛名次,花高价可以买高名次,“一切向钱看”让竞赛的严肃性、纯洁性荡然无存,如此竞赛意义何在?有竞赛就有培训,缺乏科学的、规范的竞赛培训,大多是超纲内容,干扰了学校正常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业负担。当“少数人的游戏”变成了“多数人的苦差”,问题就值得反思了。
教育部出台办法,给中小学生竞赛降温,非常及时。只要把牢“零收费”与“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这两道关卡,中小学生竞赛市场将会有大改观。关键是,管就管住,防止有人变通,或将竞赛转入地下。(练洪洋)
相关新闻
-
人才战略不是政策竞赛
眼下,各地异常重视人才,推出不少优惠政策,这自然是有利于推动创新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事情。2018-05-24 09:13:18
-
别再让孩子“逐梦山寨竞赛圈”了
参加社团比赛应多加核实,可通过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官网等查验其合法性,也应少些功利性——在培养孩子上,舍得投入不等于“见缝就钻”乱撒钱。2018-02-23 08:28:30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