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特写:高原上的小笼包蒸出生活“新”味道
2020-11-02 18:05:22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图集

  新华社拉萨11月2日电题:特写:高原上的小笼包蒸出生活“新”味道

  新华社记者曹鹏远、金一清

  系上围裙,清点好一天的食材,蒸上小笼包,熬制起新鲜的米粥——早晨5点多,当拉萨城还沉浸在一片睡意之中,东郊一家名为“杭州小笼包”的餐馆已经打开门、亮起灯,老板娘商望莉在几平方米的小厨房里忙碌起来。

  商望莉来自浙江省嵊州市,这是她和丈夫在拉萨打拼的第二年。在以藏餐和川菜为主流的拉萨,江浙小吃虽然只是小众食物,却为他们带来了商机。

  “在老家,人们通常把小笼包当作早餐,所以像我们这种店可能上午11点就打烊了。但在这里,小笼包一日三餐都有人来吃,我们能营业到晚上10点多,自然也赚得多。”商望莉说。

  为了节省开支,商望莉没有聘请员工,从进货、洗菜、烹饪到收账、堂食服务,夫妻俩都亲力亲为。“有时候实在累了,我们俩会轮班,毕竟是创业,辛苦一点也不怕。”她说。

  海拔超过3600米的拉萨,空气相对稀薄,水的沸点比内地低了不少,如果仅靠蒸笼,小笼包不容易熟,所以必须用高压锅。也正是因为这道工序,江浙风味的小笼包有了“新味道”。

  “高压锅压过后的小笼包,面皮更加松软,肉质更加细嫩,味道还真有些特色。”一位来自四川的游客品尝后告诉记者。

  除了物美价廉的食物,店里还提供免费的热水和无线网络,小小的餐馆在夫妻俩的细心打理下显得十分整洁、温馨。商望莉说:“刚开业的时候来的主要是老乡,但慢慢地,本地顾客越来越多。”对于附近的居民、学生和工人而言,这里已经成为他们常来“打卡”的“宝藏小店”。

  “有些年纪较大的本地客人听不懂普通话,我又不会藏语,所以有时候得多花点时间。”商望莉说。无论交流是否顺畅,商望莉总能耐心地向每一位进店的顾客介绍菜品,提供周到的服务。

  “来拉萨之前,对这里并不了解,说实话心里也没底。”到了之后,商望莉发现,拉萨的生活和内地没什么区别,一切都很便利,现在不少同乡也跟着过来做生意了。

  近年来,随着西藏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物流条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像商望莉夫妇一样的创业者在这里找到了新的机会。

  老家的小笼包为远赴高原的商望莉一家增添了新的生活“味道”。“现在餐馆一个月有两三万元的盈利,生意还是不错的。”商望莉笑着说,“谈不上大梦想,我们的小目标就是能多赚点钱养老,同时帮助孩子成家立业。”

【纠错】 责任编辑: 刘笑冬
加载更多
天山脚下稻花香
天山脚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6688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