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硅谷大道”春意浓——绿色发展的南山实践
2020-04-24 17:06:46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深圳4月24日电 题:“硅谷大道”春意浓--绿色发展的南山实践

  新华社记者孙飞

  南起深圳湾,北至西丽湖,一条“硅谷大道”在深圳南山拔地而起,逾160家上市公司星光璀璨,点缀其间。这是深圳高科技企业最集中的区域,是当之无愧的“城市创新脊梁”。

  楼影入水,蜿蜒清澈的大沙河犹如“城市项链”穿越城区,一路奔流入海。

  “沙河·尚”护河志愿服务U站站长龚小森,疫情期间在家有些“闲不住”。最近她来了U站3次。“站内消毒,站外卫生清理,随时做好开站准备。”她说。

  作为深圳首个护水特色U站,从2017年中开始,龚小森带着近200名志愿者,承担起水质检测、巡河、清理河滩垃圾和环境科普等工作。

  曾几何时,大沙河还是远近闻名的“臭黑河”。

  20世纪70年代末,深圳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城市生机勃勃、扩张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重镇,与此同时,河流却遭遇淤塞污染。

  周边市民回忆,2000年左右,大沙河“刺鼻气味不时飘来,在家一定要关着窗”。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经济快、环保慢”的“跛腿式”发展困扰民生后劲不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南山区委书记王强说,南山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坚持环境优先、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进产业结构持续升级。

  从2016年到2019年底,南山先后投入60亿元治水,1046个小区完成雨污分流改造,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5%以上,双界河等5条黑臭水体整治完成,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大沙河、后海河等入海河流水质稳定达到地表Ⅴ类水及以上。

  强化落实“河湖长制”、“小散乱污”综合整治、排水管理进小区……一系列举措持续对涉水污染源保持高压态势。长效推进治水提质工作,当地水务事业已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以管促建”逐步转变。

  绿色发展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市民生态文明意识持续提升。不到3年时间,龚小森不仅建立起骨干团队,还吸引不少市民参与护河工作。“路再远,大家都抢着来”。

  保护更严格,发展才能更充分。生态立区带来的城市空间重塑,正让南山成为吸引全球人才、高端产业的“强磁场”。

  4月的深圳人才公园,春意渐浓,“深爱人才、圳等您来”的旗帜随风飘扬。这座以“人才”命名的主题公园,位于南山后海片区,被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包围,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海洋。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南山区经济总量达6103.69亿元,同比增长7.6%,是广东省第一个6000亿级城区,连续7年位居广东区(县)第一。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笑冬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伶仃夕阳美
伶仃夕阳美
珍爱地球 呵护家园
珍爱地球 呵护家园
武汉动物园有序恢复开放
武汉动物园有序恢复开放
彩蛋绘出“正能量”
彩蛋绘出“正能量”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59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