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百年花灯照亮山乡振兴梦——革命老区河北涉县山村的新变化
2019-10-30 08:52:15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石家庄10月30日电 题:百年花灯照亮山乡振兴梦——革命老区河北涉县山村的新变化

  新华社记者范世辉、赵鸿宇

  “大宫灯,红彤彤;走马灯,转不停;金鱼灯,摇尾巴;孔雀灯,开彩屏;金灯银灯五彩灯,一盏一盏数不清。”正如童谣中传唱的那样,位于太行山东麓的革命老区河北涉县更乐镇张家庄村成了花灯的世界,昔日偏僻的小山村如今成为省内外游客青睐的景点,村内停车场300个停车位经常是“位无虚席”。

  夜幕降临,花灯里的张家庄,青山隐隐,水塘波柔,人影朦胧,三五成群的游客纷纷走上街头品鉴传统花灯文化,感受山村里的浓郁乡愁。

  67岁的游客周玉廷来自石家庄市。“我在这里已经住了一晚,这个小山村太美了,我的小孙子看灯都不舍得离开了。”周玉廷告诉记者。

  过去张家庄因灯而名,如今花灯更成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秸秆为骨架,纸片为风扇,用浆糊粘接,下面悬挂手工纸马,底部用蜡烛点燃,热空气转动纸马……”张家庄第四代花灯技艺传承人杨安平一边做“走马灯”,一边认真教学生 。

  “别看这些花灯,如今可是俺们村致富路上的‘领航’灯!”杨安平一脸自豪,重新捡起濒临失传的手艺,他的日子过得像灯笼一样红火。

  张家庄地处太行山深处,沟壑纵横。村志记载,这里的花灯始于清末,每逢春节、元宵节,张家庄家家门前都要挂上自制的“花灯”祈福迎春。

  “俺们祖祖辈辈黄土地里刨食吃,花灯饱含着村民对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期盼。”张家庄村支部书记张菊安说,上世纪80年代初,是村里花灯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南瓜灯、白菜灯、打铁灯、唱戏灯……各式各样的花灯展演每年都会吸引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民,河南、山西、山东等周边省市的人更是大老远跑来赏灯。上世纪90年代末,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为了维持生计,不少村民放下了制灯手艺外出打工讨生活。从此,张家庄花灯逐渐衰落。

  2017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春风吹遍深山。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张家庄的振兴从哪儿抓起?张菊安对村民说:“咱们就从传统的花灯做起,做好了这就是我们的金饭碗。”

  说干就干,张菊安“三顾茅庐”请出了杨安平等花灯制做艺人,又寻来几十名年轻人,以老带新重新操办起花灯制作。

  涉县振兴传统产业计划更是让张家庄人吃了“定心丸”。2018年春节,涉县组织张家庄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做花灯,举办首届太行民俗花灯展。一时间,山乡内外,万人空巷,游客量达上万人次,杨安平和他带的学生心里乐开了花。

  老手艺重新走进大众视野后,如何把百年花灯文化发扬光大?涉县组织拍摄了县里第一部乡村振兴题材的电影《田埂上的花灯》在各大网站上映,并申请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花灯的名气传开后,靠着一手制作花灯的绝活,杨安平经常被邀请现场指导做花灯,年收入达3万多元。昔日的传统手艺如今成了“金饭碗”,杨安平高兴地说:“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的小花灯成了大产业。涉县的花灯会越来越漂亮!”

  与此同时,涉县还引进了花灯生产厂,注册了花灯品牌,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结合,研发新品种,拓展花灯市场。2019年初以来,在张家庄村的带动下,更乐镇的花灯产值已达2000多万元。

  “真没想到靠着花灯也能过上好日子。”56岁的村民江兰林以前靠种地为生,如今依托花灯制作月收入达2500元。

  东巷村发展郊野田园综合体、大洼村打造传统古石头村落游、后何村和江新村建起了美丽乡村……花灯发展不仅火了张家庄,同样鼓舞了周边乡村的发展干劲。

  涉县更乐镇党委书记张志明说,只要动脑筋,传统产业也能结“新果”,百年花灯带动了涉县乡村旅游的发展,更照亮了山乡的振兴梦。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醉美新疆金秋胡杨
醉美新疆金秋胡杨
走近第二届进博会首件进馆展品
走近第二届进博会首件进馆展品
水墨南迦巴瓦峰
水墨南迦巴瓦峰
甘肃敦煌:清洁定日镜 提高反射率
甘肃敦煌:清洁定日镜 提高反射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869112516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