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0月29日电 题:“靠山吃山”的两种滋味——“漓江源头第一村”的美丽嬗变
新华社记者王念、屈辰、徐海涛
错落有致的小楼藏在绿荫深处,山间流淌着潺潺泉水,盛开的桂花芳香扑鼻……广西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高寨村是“漓江源头第一村”,山寨坐落在“华南第一峰”猫儿山南麓的崇山峻岭之中。曾经,当地村民“靠山吃山”依然生活紧巴,如今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
“快进屋坐坐吧!”听闻外地口音,村民蒋锡金用广西口音很重的普通话跟记者热情地打起招呼。
一栋3层的民居古色古香,与四面的莽莽群山相映成趣。“寨上发展乡村旅游,好多家屋子都翻新了,政府帮着规划设计做民宿,收入不错。现在不砍树了,连毛竹都没必要砍了。”一家8口的老蒋说起生活条件的变化,深感心满意足。
高寨村位于漓江源头水源涵养地。这是一片绿色的宝地,漓江和湘江均发源于此。红军长征突破湘江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老山界,也就是猫儿山一带。高寨村有1300多人,山里田地非常有限,遍山的毛竹、林木曾是主要收入来源。各家各户分有林地,以砍毛竹维持生计,有时甚至砍一些原生林木增加收入。
靠着山里的资源,当地竹品厂、木材厂一度有数十家之多。因为对山林的过度索取,当地的生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村委会主任潘奇全对那些年的无奈之举感叹不已:因为收入渠道少,只能砍竹子砍树,“人穷山败、山穷水败”,一直砍下去终归不是办法。
“那时候,抬头一看,山体秃得一块块的,都不像青山了,更像是‘癞皮山’。”潘奇全说。
树有根,水有源。漓江山水举世闻名,但是源头出了问题,江水就不那么多了,也不那么清了。守住源头活水,才能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十多年前,当地通过了保护漓江源生态环境的有关规定,禁伐、禁采、禁渔写进了村村寨寨的村规民约。
既要守住绿水青山,又要增加村民收入谋求发展,必须告别对自然资源粗放利用的依赖,另辟蹊径。
形势倒逼观念更新。依托漓江源自然资源、长征红色文化资源和瑶族独特的民族风情资源,华江瑶族乡党委、政府引导村民紧扣“绿色、红色、原色”资源优势,打造“三色”文化旅游,实施旅游康养项目。按照新产业的要求,不仅树不能再砍了,人们还必须更加爱护生态环境。
同样是“靠山吃山”,发展理念却完全不同了。
从卖竹木到依靠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谋求可持续发展,当地村民在转型的新路上一步一步往前走。“天然氧吧”、长征文化和民族风情元素吸引来不少游客,农家乐、民宿等经营越来越红火,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沿着村里蜿蜒的水泥路往寨子深处走,村民粟厚军的家出现在眼前。在乡村旅游、乡村环境治理等政策支持带动下,粟厚军和妻子把周围环境都整治了一遍,昔日生活必不可少的牛棚、猪圈改成杂物间,房前是种满蔬菜的菜园,家里靠着农家乐和在景区务工每年有几万元的收入。“新房是2014年盖的,楼上3间改成了客房,用来接待游客。”
再往前走,是村民杨维德的房子。废弃了一家居住几十年的老屋,杨维德并不心疼。装修一新的楼房已经建起,除了自己一家住,还留有几间屋子准备装修成供游客住的客房。“政府帮着我们寨子做旅游规划,还补贴改厨、改厕、改圈的经费,对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处理。环境好了,人住着也舒坦。”
山寨的变化让杨维德十分欣喜,他告别了依靠竹木的生活,成为景区的一名上班族,工资每年有2万多元。杨维德指着对面的大山说:“那是我家林地,好多年没砍了,就留在那里,让它自然生长。”
记者沿山路而上,听到潘奇全正在给游客讲述漓江源的故事:“现在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更强了,无论是植被,还是河道,都全力避免破坏和污染。在我们高寨人眼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宝。”
华江瑶族乡党委书记文万年告诉记者,依靠打造“三色”文化旅游,近年来游客人数逐步增加,去年达到60万人次。目前,全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旅游产业带来的收入占了大头。
文万年介绍,华江获评“广西养生养老小镇”,吸引相关产业落户,2018年签约引资10亿的康养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下一步,当地将围绕休闲康养产业做足大发展文章,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竹笋、香菇、木耳、中药材等林下经济作物,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村民们可以长期获得实惠的“金山银山”。
清泉淙淙流淌,溪水穿寨而过,清澈透亮。村民周利贫随手捧起一口溪水喝下,“可甜了!这么好的山山水水,我们子子孙孙都得用心保护哦。”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