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团结”振兴团结村——黑龙江拜泉县团结村凝聚民心攻坚脱贫
2019-07-22 16:08:07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文互动)(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团结”振兴团结村——黑龙江拜泉县团结村凝聚民心攻坚脱贫

黑龙江拜泉县上升乡团结村村民在菜园里用不同颜色甘蓝种出“团结”字样(7月16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新华社哈尔滨7月22日电 题:“团结”振兴团结村——黑龙江拜泉县团结村凝聚民心攻坚脱贫

  新华社记者孙英威、梁冬、黄腾

  “这也不像农村啊,咋整得跟花园似的。”如今在黑龙江拜泉县上升乡团结村,时常有外来客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两年来,团结村村两委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努力不懈,以安定民心为起点,以凝聚民心为目标,用“团结”振兴了团结村。

  创新党建工作 重聚涣散人心

  “现在有3种价格不一的炉灶,大家看看选购哪种好。”

  “先别谈价格,咱得先看到实物啥样才能下判断。”

  在团结村的一场党员议事会上,新型炉灶的采购成为讨论的重点。党员们接二连三发言,最后大家拍板决定,3个型号炉灶都试试,哪个实用买哪个。

  团结村所在的拜泉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村2705名村民中有贫困人口245人。村里有党员50名,一小半经常在外务工。

  “驻村工作队来之前,党员不拿自己当党员。”提起从前村党建状况,团结村党支部书记张文义说,那时支部要开会,党员不愿来,村民也离党组织越来越远。

  2017年6月,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团结村。经走访调研,工作队和村两委认为,团结村贫困的根本原因是党组织在带动农民致富方面未能起到核心作用。工作队针对村党组织涣散问题“有的放矢”,创新搭建了党员议事会等平台。

  “过去有建议没地方提,时间长了党员们自然没了心气。现在通过开展党员议事,党员们有了存在感。”团结村老党员丁甲林说,现在每月都要召开一次党员议事会,每逢有重大事务还会临时召开。前段时间,工作队员们发现洋甘菊种植项目前景不错,便在党员议事会上征求意见,收到良好效果。

  为密切党群关系,团结村还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党员设岗定责、“多帮一”联建共建等活动。村民对党组织和党员越来越信服、越来越拥护。

  69岁的老党员王作臣常常在村里“转悠”,见到谁家门前卫生没搞好,他马上就去提醒,有时还自己拿着笤帚扫起来。“党员设岗定责给我定了环境卫生维护岗,咱是老党员,干就好好干,必须维护得干干净净的。”

  党组织重焕生机,村民也找回了主心骨。两年多来已有多人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图文互动)(2)(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团结”振兴团结村——黑龙江拜泉县团结村凝聚民心攻坚脱贫

  黑龙江拜泉县上升乡团结村(7月16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厚植产业根基 增收致富“强心”

  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致认为,要彻底拔掉“穷根”,村里必须拥有强健的产业根基。

  团结村有蔬菜种植传统,同时有邻近县城的地利。工作队和村两委对全村摸底后认为: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大有可为。

  这一方案得到拜泉县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很快,67个蔬菜大棚在农家院里拔地而起,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的绿色“小院菜”很快畅销县城。

  贫困户谢守龙的父亲几年前因病去世,没多久谢守龙又突发脑出血,家里为救治父子俩欠下大量外债,生活困窘。去年开始,谢守龙与母亲在自家庭院里种上了“小院菜”,全年增收3000余元。加上妻子在外打工的收入,一家人的好日子又有了盼头。“侍弄好大棚就能增加收入供孩子读书了。”谢守龙说。

  种“小院菜”增收真切地改善了贫困户们的生活。通过在周边城市推广、在微商电商平台上零售,“小院菜”去年全年共吸引包年订单200多份,成为村民增收重要项目之一。

  此外,团结村还引进了一家食用菌企业。在该企业打工的贫困户王秀霞告诉记者:“平时一天有80元钱的收入,一年能挣上一两万元”。

  像王秀霞一样在村里企业打工的村民有120余人,除了务工收入,2018年通过折股量化分红等方式,该村带动团结村110户185名村民人均增收930元以上。

  另外,依靠黑龙江省扶贫政策,团结村还新建了占地700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站,预计将带动60户村民户均年增收约3000元。

  “这两年村里新建产业越来越多,守在家里就能把钱赚了。”村民王会娟说,“这要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图文互动)(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团结”振兴团结村——黑龙江拜泉县团结村凝聚民心攻坚脱贫

  黑龙江拜泉县上升乡团结村村民在蔬菜大棚里劳作(5月11日摄)。  新华社发

  专注服务民生 美好生活“安心”

  “以往村里都是沙土路,一到大雨天,烂泥成坑,大人要背着孩子走上二里地,之后再换车到县里上学。村里菜也运不出去,只能烂在园子里。”王作臣说。

  除了路不好走,吃水也困难。村里每天供水时间固定。遇到农忙时节,错过时间接不到水,就做不成饭。下地干活回来身上又是汗又是土,也没法洗澡。

  为解决村民出行困难,团结村从省交通部门争取投资近900万元,对整村道路进行全面硬化;为解决村民吃水问题,村里协调省水利部门争取到二次供水厂项目,实现全天供水。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王作臣笑着说。

  “再也不用存水了,想什么时候用水就什么时候用!”村民邹翠玲说话时喜上眉梢。

  如今的团结村道路宽阔、绿树成行;村民家里窗明几净、庭院整洁。全村精神面貌也为之一变:村民们制定了村规民约,产生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内生动力。

  “扶贫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要提升人的素质,进而引领大家团结一心,奔向幸福生活。”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任队长王绪新说。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施歌
“团结”振兴团结村——黑龙江拜泉县团结村凝聚民心攻坚脱贫-新华网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60112478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