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都市报报道,福州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冯某在学《羿射九日》这篇课文时,发现一个问题:课文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他是怎么蹚的?冯某在课堂上提出了这个问题,老师说:“问得好”,但是正确答案是什么,老师没有说。
冯某回家后又向妈妈提了这个问题。妈妈何女士把儿子的提问晒到朋友圈,求高手解答。何女士还打电话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人民教育出版社询问、求助。一位参与课本编辑的林先生说,这是一篇神话,也是新版教材,全国已有不少地方反映该问题。目前,他也没法肯定对错,要提请到编写组,请更专业的专家或文学家判断……难道小学生冯某提出的问题那么深奥吗?连专业人员都答不上来?
先来看看冯某所指的两段课文原文:“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也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也要被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神射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他翻过九十九座大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上。”冯某(包括赞成其观点者)认为课文是前后矛盾的。另一部分人认为,一些江河被蒸干了,还有一些江河里还有水,因此课文并没有错。到底谁的意见对呢?有没有统一的判断依据或标准呢?
当然有。
“江河如何如何”,当“江河“二字前面没有数量限制时,逻辑上称为“全称判断”,即“江河”就是指全部江河。如果指部分江河,就应该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如“一些江河如何”,“大部分江河如何”,这是“特称判断”。小学生冯某不一定了解“全称判断”和“特称判断”,但是他的理解(其实是他的思维)是符合逻辑的。所以,当他读到下一段里“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时,就感觉不对了,课文前后矛盾了。更何况这一段最后一句是“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人类”一词所包括的范围与“全部江河”的理解也是一致的。过浅水的河叫“蹚”;如果河水干了,则是从河床里“走”过去。蹚表明河里有水,这跟上一段的描述互相矛盾了。
有人可能不相信,为什么一个小学生看得出来的问题,专业人员反倒看不出来、也回答不了?这里是否存在两种可能。
一、一部分专业人员逻辑思维能力欠缺,可能确实没有能力回答问题。我们知道,中学没有最基本的逻辑知识的教学,并不鲜见;很多高校,也没有正常逻辑教学,有的高校找不出能教逻辑的教师。这种状态下,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和其他专业工作者,逻辑思维能力弱,自然就不能回答一个小学生提问。
二、有没有一些专业人员,其实是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的,他是知道冯某问得对的,但是,他不能公开肯定小学生冯某,公开说课文错了。不说“孩子,你是对的”,不存在得罪孩子的问题,但是公开说“课文错了”,就会得罪同行,得罪有关部门、有关领导,就成了本行业本部门的异类,公鸡下蛋,就不能在家禽界混了。所以,说一句“孩子,你是对的”,会有那么难。
好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官方微博14日发文回应称,“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这是目前唯一一家权威机构的明确的、负责任的表态。这个表态能不能改变一个小学生难倒一大片专业人员的现状?再有类似事件时,是不是大部分专业人员都有能力回答问题,都敢于表示自己的态度了呢?人教社一次表态恐怕很难改变现状。
要改变,办法是有的:一,在中学乃至高校,恢复或强化逻辑知识的教学。二、形成鼓励怀疑精神,鼓励提出问题的风气,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戎国强)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