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六年磨一剑:一位80后青年的“三创”路
2019-05-03 18:19:09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深圳5月3日电 题:六年磨一剑:一位80后青年的“三创”路

  新华社记者 孙飞

  根据手机提示上下左右转动头部,建立人脸三维模型,实现免接触解锁……近期流行的带有3D人脸识别功能的“网红”手机,将背后的深圳企业奥比中光推向台前。“六年磨一剑,我们从2013年开始投入的3D传感事业,终于迎来了成果检验的一刻。”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源浩说。

  在位于南山联合总部大厦的办公室里,一个个智能硬件的3D传感“眼睛”清澈闪亮,这些都是黄源浩的“宝贝”。从0起步创业,到如今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黄源浩的“三创”路从学生时代开始。

  黄源浩是“80后”,出生于广东潮州。北京大学本科毕业,他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从读研开始,黄源浩研究了光学领域10个左右的细分学科,成为光学测量领域的青年科学家。

  有了创新的科研成果,但要“走出实验室”,“让科技改变生活”,并非一帆风顺。2013年1月,在位于深圳南山的一个160平方米办公室里,黄源浩开始了3D传感创业。黄源浩的同学对他的研究非常感兴趣,了解到其中的商业价值后,几个经商的同学给了黄源浩上千万元的天使投资,并鼓励说“你放心去做,我们至少给你投三次”。

  成立初期,奥比中光专注技术研发和积累,团队选择自主设计研发关键的一“芯”一“线”,一“芯”是3D感知深度算法的核心芯片,一“线”则是3D传感摄像头模组的生产线。这些研发都需要巨量资金支撑,当时第一轮天使融资已所剩不多,团队曾一度遇到账面资金“吃紧”等困难,由于创始团队的研发实力和3D传感的市场前景,投资人信心不减,进行了追加投资。

  经过团队的艰苦努力,2015年,由奥比中光自主研发设计的3D传感摄像头生产线建成,奥比中光也成为全球为数不多可以量产消费级3D传感摄像头的企业。

  从创新到创业,再到创造,自身的执着努力、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伴随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的快速发展,黄源浩们的“三创”路开始越走越宽。

  安卓阵营搭载3D传感摄像头的量产手机发布,摄像头来自奥比中光;蚂蚁金服与奥比中光合资发起设立了“深圳蚂里奥技术有限公司”,创造3D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应用场景……“六年磨一剑”,技术的不断积累也让奥比中光开始迎来销售“爆发”。

  “在我看来,人工智能包括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决策智能三个层面,人工智能需要人脸匹配的认知智能,更需要和‘眼睛’一样、能发现事物的感知智能。”黄源浩说,随着5G、AI的不断发展,3D传感应用场景持续增多,但他们的研发费用还将持续加大,要以领先的技术实力创造安全、高效的3D传感应用。

+1
【纠错】 责任编辑: 邱丽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乐享“五一”假期
乐享“五一”假期
春风绿草暖洋洋 小长假里乐融融
春风绿草暖洋洋 小长假里乐融融
海南陵水:浪漫海岛见证美丽爱情
海南陵水:浪漫海岛见证美丽爱情
书香伴假期
书香伴假期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326112444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