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2月23日电(记者魏一骏)习惯性地按流程取下挂锁、拔掉插销,在略有些湿滑的地面上扎稳马步猛地发力,干脆地扳动道岔完成轨道转换,这套连贯的动作,金如根已经重复了39年。
不久之后,一列被称为“绿巨人”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就将驶入杭州客车整备所,进行卧具更换和车底检修。
杭州客车整备所所在地,是始建于1906年的百年老站南星桥站的一部分。“火车行驶通过道岔变换实现转向,因此道岔相当于火车的‘方向盘’,现在只有少数车站还保留着扳道工这个岗位。”金如根说。
1980年,19岁的他进入铁路系统工作。当时,南星桥火车站是杭州地区最大的货运枢纽,设置了驼峰编组场,每天有几十趟从全国各地开来的货车集中到这里,再按照每节车厢的目的地重新编组成列,他负责的是驼峰下道岔的扳道工作。
金如根回忆,在作业高峰期,一个班工作时间内他要扳200多次,不仅体力上承受着巨大的考验,精力也必须十分集中,有时候不同方向的车厢间隔只有几秒钟。
1996年,位于杭州城北的乔司编组站建成投用,南星桥站繁忙的货运业务逐渐分流。同时,随着杭州始发、终到的旅客列车不断增加,进出杭州客车整备所的客车逐步增多。“相比以前工作量少了许多,但感觉责任更重了,要是因为扳道出现差错造成列车出库晚点,将会影响许多旅客的正常出行。”
扳动道岔后确认尖轨和正轨密贴;平时注意保养上油;冬季冰雪天及时除雪……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了近40年,金如根对各类注意事项早已牢记在心。
作为一名“老铁路人”,他也见证着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从我刚工作时的蒸汽机车,到后来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现在我还给复兴号扳道岔呢。”金如根笑着说。
随着铁路提速和智能化改造的不断推进,近年来不少铁路人工道岔已经被电动道岔所替代,操作人员只要坐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能改变道岔方向。目前,南星桥站还有17名扳道工,而长三角地区也仅有不到300人在从事着这项工作。
在五六平方米的扳道工休息房内,一张简单的折叠床,桌上两部专用电话机,当天作业计划单,一副老花眼镜、一个对讲机和一个茶杯就是他上岗的家当。说话间,略微泛黄的座机响了起来——车站值班员又传来了列车进入的扳道指令。
“我们这一辈人退休后,扳道工这个职业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我差不多干了一辈子,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金如根感慨。随即,他戴好工作帽,一头扎进蒙蒙细雨中……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