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10月29日电 题:“90后”大学生:青春与“双创”同行
新华社记者杨思琪
几个月前,“90后”张宇星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硕士毕业。如今他的新身份是哈尔滨希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4岁的他常被同学叫“鲜肉总裁”。
“这套智能养老系统是基于‘室内自定位技术’设计而成,已经在哈尔滨市一家养老院试用。老人携带手环,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数据可以同步传输给服务系统,并且在房间内实现精准定位。”外表看上去稚气未脱,但张宇星介绍起自己的“宝贝”思路清晰,自信沉稳。
毕业就创业,在旁人艳羡之时,张宇星认为,这是厚积薄发、专研创新的结果。从大一开始,他就备战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从做美食的“智能烹饪机”,到餐厅服务型机器人,再到如今的智能养老系统,张宇星和团队历经数次转变,不断调整产品定位。在他看来,这其实是不断挖掘用户需求、用心摸索市场的过程。
如今,像张宇星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越来越多。据黑龙江省教育厅统计,2015年到2017年间,黑龙江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大学生达10148人次,毕业大学生创业达5963人次,注册企业2074家,较以前均显著增多,培育创业的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也日臻完善。
一路走来,张宇星心怀感激。他得到了来自哈工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哈尔滨市科协等多方资金支持。借助黑龙江省各大创业比赛和展览平台,他更结识了不少创业“领路人”和“搭桥人”。
黑龙江省持续改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了学生“双创”的热情。2015年以来,130余个有关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为科研人员、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同时对接创新链和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精准施策、精心培育,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创业比创新复杂,不仅仅涉及专业技术的积累,更是个‘综合活儿’。”去年底成立了哈尔滨玄智科技有限公司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研一学生魏晋说,大学生创业最难的往往是创新成果向市场产品的转化和推广。
面对学生“双创”需求,社会各界纷纷送来诸多“双创”福利。以共青团哈尔滨市委为例,自2015年以来,不断探索实施哈尔滨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青年公益创业大赛、青年跨境电商培训等品牌活动,在创业指导、项目孵化等多方面为青年提供多样服务。
让魏晋引以为豪的是,他和团队研制的格斗机器人,不仅获得多项大奖,更开始走进行业舞台,赢得机器人爱好者的欢迎。2018哈尔滨青年创新创业博览会上,10台1.5公斤轻量型机器人陈列展台,吸引了很多小朋友驻足观看,还有不少家长前来询问购买渠道及价格信息。
“以‘双创’为伴,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去年,1993年出生的王月迎着“双创风”,从北京一家公司辞职,回到哈尔滨,加入“越泰科技”创业团队。在她看来,和一家有前景的初创公司共同成长,既能更多磨砺自己,又能在未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将成为宝贵的青春财富。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