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谜之怪癖, 你的大脑可能也有
2018-08-17 08:18:06 来源: 科技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最新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处理信息有一个“怪癖”——当某些事情变少或者风险降低时,我们的大脑仍能产生相关的联想,认为担心的事情“无处不在”。那么除了上述现象外,在日常生活中,神秘的大脑还有哪些谜一样的“怪癖”呢?

  怪癖一:后背发凉的凝视感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正做一件事情或者发呆时,突然感到一丝寒意,似乎有人在背后看你。背后没有长眼睛,这种“直觉”究竟从何而来?

  有学者认为,该现象与大脑分区共同处理信息有关。1974年,英国研究员拉里·维斯克兰茨发现初级视觉皮层受损的盲人虽然看不到物体,却能感觉到运动物体的方位及运动方向。他提出了“盲视”这一概念,认为除了视觉皮层这个专门处理眼睛获取信息的脑区外,大脑中十多个不同的分区也会共同处理人体外部信息。因此,即便眼睛看不到东西,大脑中的其他区域仍然能检测到背后的目光,并提供凝视你的人的相关位置信息。

  此外,也有部分学者将此类现象归结为“幻觉”或者“妄想”。医学研究表明,某些神经或精神类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很强烈的“背后凝视感”。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认知神经科学系朱利奥·洛格尼尼团队对12名频繁出现“背后凝视感”的脑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他们的大脑前顶叶皮质的布罗德曼7区均出现了异常。而在正常人脑中,该脑区主要负责整合并处理来自身体各处的感觉运动信号。因此,朱利奥团队认为“背后凝视感”很可能是由运动信号紊乱引发的幻觉,并且他们通过一套特殊机械装置在正常人身上成功诱导出了这种感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红星也认为“背后凝视感”是一种“妄想状态”。“妄想是高级思维活动,属于皮层高级功能参与的活动。”王红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会出现这种错觉,属正常现象。但如果在意识清醒状态下经常出现这种错觉,那么很可能大脑高级功能已受损。

  悉尼大学视觉中心心理学教授科林·克利福德则从进化的角度解释了这种现象,他认为大脑中有一个专门的凝视检测系统,这是一种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提示性社会机能。“这种认知一直存在。”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博士卜勇对记者解释,“当你独处或高度聚焦的做一件事情时,更容易产生这种感觉”。

  “背后凝视感”的成因众说纷纭,但大脑作为承载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秘器官,绝不会向我们传递无效信息。相信随着科研人员的深入研究,迟早会揭开这一现象的神秘面纱。

  怪癖二:似曾相识的既视感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说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种“似曾相识”其实也是大脑的怪癖——对从未见过的事物或初次遭遇的场景感觉很熟悉。“幻觉记忆”或“既视感”概括的正是这种主观的体验。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蕊在采访中表示,幻觉记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病理性的,一些患有神经或精神类疾病的病人(例如癫痫病人)会出现此类幻觉;另一种则发生在健康人群中。

  那么,到底是什么诱发了既视感呢?

  王蕊指出:“既视感的诱发机制可能有许多种,目前观察到的病理性和非病理性既视感现象,在表现和机制上不尽相同。”

  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人都有过类似现象,在十几岁至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中尤为普遍。记忆系统与颞叶有关,当颞叶遇到某种扰动,就会产生记忆的紊乱。额叶检测到这种紊乱以后,就会强行做出解释,从而引发既视感这种奇怪的感觉。而年轻人的额叶功能更加健全,更容易监测到记忆系统出现的扰动。从这个角度来看,既视感可能意味着大脑在正常工作。

  读过的小说、看过的电影也可能与既视感有关,那些残存在记忆中的情节或场景会让大脑误以为眼前的事物已经见过。另外,疲劳或压力会增加产生幻觉记忆的概率。

  美国科学家弗农·内普于1983年在《既视感心理学》一文中,将既视感定义为“过去的某段经历对当下造成的错误印象”。这种似曾相识感可能与我们的童年记忆、成长环境、家庭与基因遗传有关。

  另一些人则对病理性既视感予以关注。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家昂耐克·费夫表示,熟悉感让大脑感到安全。当我们看到某个东西时,大脑中会形成图像,并与以前见过的物品图像进行连接。通过再现过往,让大脑产生熟悉感。因而,既视感可以被理解成在必要时大脑进行自我保护的方式。这种保护机制也会在分别或哀悼的情境下出现。

  19世纪的神经病学家推测,大脑某个区域的神经元发射失误会影响到既视感,该区域与人的感觉知觉和联想记忆有关。感觉知觉和联想记忆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依赖于不同的神经机制,当二者不同步时就导致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既视感的产生,至今尚未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偶尔出现既视感,不必担心,如果频繁出现,可能就要去看医生了。

  怪癖三:挥之不去的怪念头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拼命压制某个念头,却总以失败告终。比如,你越想节食,食物的样子就愈加清晰。这种现象被称为“白熊效应”,又称“反弹效应”,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文格纳的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去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脑海中很快会浮现出白熊的形象。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媛解释称:“这种现象通俗的说是‘不想要的想法’,专业术语称为‘侵入性思维’。”

  据维基百科,侵入性思维通常是指不受欢迎、不自觉或令人不愉快的想法或形象进入脑海中。周媛称,侵入性思维挺常见,但若反复出现,可能造成困扰。在医学上,无法摆脱侵入性思维,是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

  那么,为什么我们越抗拒的事情就越会想呢?

  丹尼尔·文格纳提出了独特的解释,即“具有讽刺意味的过程理论”:侵入性思维并非大脑运转的随机结果,它属于压抑过程本身。当人们想要停止某种思维时,首先会刻意地联想其他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紧接着,思维开始无意识地监视这个过程,因为它想搞清楚:我是否还在想不应该想的事情?这时候,麻烦也跟着来了,当人们有意识地要停止思考某件事情时,无意识过程仍在寻找想要压抑的事。大脑就陷入“怪圈”——循环思考原本想要抑制的念头。

  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想要积极管理思维时,可能会造成更多坏处而不是益处。你越是告诉自己要少吃减肥,就越是容易想起令人垂涎的美味。思维就像一根弹簧,越是压抑越是反弹。所以,当我们想要回避那些恼人的想法时,与其压抑,不如面对。

  “通常认为这种侵入性思维和大脑抑制控制功能有关,大脑外侧前额叶皮层是负责这一功能的重要脑区,如果外侧前额叶皮层的抑制控制功能减弱,则不能终止不想要的想法,成为疾病症状。”周媛解释道。

  我们知道,外侧前额叶皮层包含额中回、额下回等多个脑区。那么,抑制控制作用与外侧前额叶哪些亚区有关?外侧前额叶皮层亚区是如何通过与其他脑区的合作实现抑制控制的?其信息传导的生理机制又是什么?周媛坦言,尽管对侵入性思维研究得较多,但这些问题依然是个谜。

  实习记者 代小佩 于紫月

+1
【纠错】 责任编辑: 郝多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看今日洪湖:鸥鸟翔集 万荷飘香
看今日洪湖:鸥鸟翔集 万荷飘香
布鲁塞尔鲜花地毯
布鲁塞尔鲜花地毯
蓝天白云下的京城美景
蓝天白云下的京城美景
锡耶纳举行传统赛马节
锡耶纳举行传统赛马节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1112328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