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准大学生”求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2018-08-08 21:06:56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记者杨思琪 刘扬涛 唐弢)暑期过半,越来越多“准大学生”即将步入心仪的高校,然而,在欣喜和激动之时,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却在为学费和生活费担忧。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了多项资助政策,建立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形成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十多项资助制度。

  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需要帮助的学生可以向当地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大学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在校期间的助学贷款利息均由国家负担。

  据黑龙江省延寿县教育局助学办工作人员王伟介绍,延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每年都有200多名学生申请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其中,本专科学生可申请8000元,研究生可申请12000元,学生在校期间无需支付利息,毕业后还可办理分期贷款,最长可延长到15年。

  不少“准大学生”发现,伴随录取通知书寄送的,还有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如果没筹够上学费用,学生可根据要求如实填写调查表,报到时凭此表通过学校的“绿色通道”直接报到入学,缓交学费和住宿费。

  专家指出,用制度作为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是实现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记者调查发现,除国家相关政策外,不少高校也推出了各类“自选动作”,帮助学生实现“大学梦”。

  “学生卖产品,学校来代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销售其家乡特产,如山西的红富士苹果、清香核桃,东北地区的榛子、蘑菇、木耳等。网友们“点赞”称这是校园版“精准扶贫”。

  “困难不怕,学校是家。”哈尔滨工业大学自2011年起推出了“新生贴心大礼包”“爱心饭卡”“舒心车票”“暖心棉衣”等多个帮扶项目,从细微处入手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马云香介绍,为实现学生“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学校还提供博物馆讲解员、网络中心助管、院系学工办助理等工作岗位,帮助困难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通往大学的路上,不少社会力量也纷纷行动起来,用爱心为经济困难学生送去希望。

  黑龙江延寿县与上海一家证券公司取得联系,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进行每人1000元的帮助;江苏省一家企业基金会拟捐赠50万元资助100名江苏省“准大学生”;山东省淄博市为贫困县大学生开展爱心捐助活动……

  一些网友表示,来自社会各界精准、高效的资助给更多“寒门学子”带来温暖,让他们更自信、更阳光,希望他们将这份感动与力量传递下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此外,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醒,新生入学期间应谨防电信诈骗、不良校园贷、套路贷等陷阱,同时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确保入学安全。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佳宁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跨首节钢梁架设成功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跨首节钢梁架设成功
穿行峡谷间 漂流健身乐
穿行峡谷间 漂流健身乐
暑期公益课堂 感受科技魅力
暑期公益课堂 感受科技魅力
跑步山林间
跑步山林间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211123242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