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内涝频发呼唤城市“留白”
2018-07-18 08:31:36 来源: 人民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在面对城市内涝时,拥有更多空间和能力

  近日,全国多地出现分散性强降雨。暴雨之后,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城市内涝、滑坡、山洪等险情。“在家里‘看海’”“喜提‘内陆海景房’”等网络调侃的背后,警醒城市管理者必须做好城市汛期安全的考题。

  一场暴雨,考验的不仅是城市的下水道,还有管理者的规划能力,更检验出城市与自然相处的水平。城市发生内涝的原因很多,既有极端天气的原因,也有应急措施不足、排水管网不发达等原因,但根本还在于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城市病”的预防。事实证明,人口过快集聚,高楼、马路、水泥地不断扩张,虽然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但忽视疏浚天然排涝系统的建设,终究会给生活添堵。

  城市是个有机体,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应该追寻的方向。如果走反了,就可能“一损俱损”。上世纪90年代初,某市水域约占全市面积的25%,但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各类水体不断被填塞,湖泊的“蓄水池”功能日益弱化。一入汛期,内涝频频,年年“看海”。据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200多起不同程度的城市内涝灾害。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协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善待土地,能否科学规划、节制开发、有序用地。

  破解城市内涝难题,政府一直在努力。夯实主体责任,住建部从去年开始公布全国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及重要易涝点整治责任人名单,将汛期安全责任落到项目、岗位、人员,纳入考核,一竿子插到底;分次分批建立海绵城市试点,重点解决城市建设中的水环境、水生态和内涝问题。试点以来,30个试点城市内涝发生率显著降低,130多个城市地区相继加入海绵城市改造的行列。从已经取得的相关成效来看,只要政府和社会携手并进,目标取向与问题导向双向并行,市民出行条件和居住环境就会不断改善,城市与水就会更加和谐。

  城市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在面对内涝时,拥有更多空间和能力。更长远地看,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能否变泄为蓄,将雨水就地消纳利用,化害为利?是否可把硬化的河堤恢复成自然河道,用土地、草地让硬化的地面透气?如此“留白”,可能会牺牲部分商业利益,却会让市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实质上是城市发展理念更新的体现。为城市“留白”不仅体现审美品位,而且关乎生态环境,城市管理者不妨细细考量,怎么才能做好这道民生考题。(黄策舆)

+1
【纠错】 责任编辑: 马若虎
相关新闻
  • 刁难环卫工人只会让一座城市失去温度
    要让街上无烟头,还要靠文明劝导,让乱扔烟头的人变少,而“一个烟头罚一块钱”的规定,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倒有刁难环卫工人之嫌。
    2018-07-17 08:27:49
  • 新华网评:城市防汛,好办法须推而广之
    在处理一些问题时,能提出好的办法,设立相关责任人只是第一步,切实让相关责任人负起责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2018-07-15 11:40:29
  • 外卖小哥的暖心故事见证城市新青年成长
    “城市新青年”为城市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城市社会、城市服务行业和广大市民也要善待这个不平凡的群体,为他们参与建设城市生活、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创造更加积极公正的环境。
    2018-07-09 08:14:38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伏天里的90后调车工
伏天里的90后调车工
上合青年感受民俗
上合青年感受民俗
寄语慢递 问候未来
寄语慢递 问候未来
“书香丰南动车组”让书香无处不在
“书香丰南动车组”让书香无处不在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314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