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11月23日电 题:返乡创新业 耕山添茶香——闽西大学生陈坤华的回乡创业路
新华社记者 巫奕龙
“八年了,没想到回乡创业这么难,也没想到家乡种出来的茶这么香。”在闽西武平县象洞镇光彩村,大学毕业多年的陈坤华凝视着自己的茶园,感慨万千。
当年,他几经挫折才考上大学。2009年春,经过7年在外打拼,他毅然决定回乡种茶。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陈坤华是村里首批考出去的大学生,家里含辛茹苦供他上大学,就是希望他能在外事业有成。面对家人的不解和乡邻的嘲笑,他义无反顾,同样大学毕业的妻子也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随同返乡。
创业的路十分崎岖。陈坤华原先只知道茶好喝,却不知茶难种。他租赁的大牛坪荒坡地长满了比人还高的茅草,经过半年开垦才种上茶苗。不久,茶园野草疯长,他不得不雇人一根一根拔,每天工钱就1000多元。
接着,陈坤华盖厂修路,铺管设渠,两年下来投了140万元,大大超出了原先40万元的预算。不得已,他一咬牙卖了泉州的两套房子。
更大的考验接踵而至。2013年,陈坤华的茶叶进入盛产期,但请师傅制出来的茶乏人问津,茶园面临覆顶之灾。
2014年,陈坤华从邻县广东蕉岭引入合作伙伴多宝茶厂。他的茶园嫁接多宝茶厂管理技术,负责生产茶青,多宝茶厂负责制茶、销售。
多宝茶厂主要生产富硒红茶,产品销深圳、东莞等地。与多宝茶厂的合作,给陈坤华的茶园带来转机,近年来茶园年利润达数十万元。
多宝茶厂愿意与陈坤华合作,看中的是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其一以贯之的生态理念。他在茶园四周道口堆积大量有机肥,用丰茂的嫩草诱导害虫予以捕杀。他用有机肥和废弃的蘑菇菌渣肥土。更绝的是,每季茶叶采完,他都再剪一次嫩叶,以防幼虫繁殖。“每年这样剪四五次,会损失一季茶叶,但防虫害效果相当于打了好几次农药。”
陈坤华种茶渐入佳境,原来以养猪为主的村民在当地大规模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后,把转产的希望放在了陈坤华身上。每次他总是热情相迎,无偿传经送宝。
陈坤华认为更大的财富蕴藏在周边的深山密林里。他在林下引种梅占等乔木茶苗1万多株,还采取赠送茶苗的方式发动大家一起种了1万多株。“这些茶相当于野生茶,10年左右就会长成碗口粗,是潜在的摇钱树。”
创业初成,陈坤华更觉任重道远。“我定会不忘初心,勇往前行。”在生机勃发的茶园里,他坚定地说。
-
年薪20万女白领辞职做"少庄主" 称回乡创业不后悔
帮助家里农庄开发新项目 从年薪二十万下跌至月薪两三千 称回乡创业不后悔 就这样,年薪超过20万的80后女白领辞职回乡,成为了自家农庄的“少庄主”。晓雨:“少庄主”并不是说我要继承家里产业,况且农庄还在负债经营。2017-10-20 06:47:19
-
中科院博士卖掉4套房回乡创业 在四川丘陵成功种出三七
今年8月,50岁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邓德山终于卖出了他的第一批三七,几十公斤很快脱销。包括四川大英、蓬溪、阆中、绵竹在内的10个基地。2017-09-05 08:32:01
-
回乡扎根助力农村脱贫——福建6名返乡大学生谈创业获得感与新期盼
新华社福州3月10日电题:回乡扎根助力农村脱贫——福建6名返乡大学生谈创业获得感与新期盼2016-03-10 11:54:47

-
如何不让学习教育APP变成“互撩宝地”?
2017-11-23 13:33:33
-
盘点六部适合感恩节看的温暖电影
2017-11-23 13:33:33
-
温情感恩,瞬间即是永恒
2017-11-23 13:33:33
-
新时代新机构|金融稳定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去杠杆
2017-11-23 13:33:33
-
冬季喝三种茶不得肺病
2017-11-23 1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