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防控慢病建设“健康中国”:医生不能坐等病人上门
2017-11-22 17:43:43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题:防控慢病建设“健康中国”:医生不能坐等病人上门

  新华社记者田晓航、王宾

  我国现有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慢性病所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6.6%。专家认为,预防和早诊早治对于实现“健康中国”目标至关重要,绝大多数慢性病可防可控,医疗机构不能坐等病人上门,公共政策融入健康也应尽快从纸面落实到行动中来。

  绝大多数慢性病可防可控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吃得越来越好、营养越来越丰富,但慢性病患病人数却快速增多,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慢性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

  当前,“健康中国”建设正面临慢性病相关的一系列挑战:居民健康素养低下;缺乏运动,摄入热能过多,超重肥胖快速增加;吸烟、酗酒等不健康行为普遍;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病率高,控制率低……

  专家普遍认为,预防和早诊早治是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重要策略。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在健康中国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上介绍,美国过去几十年来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下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防控措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80%的心脑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55%的高血压和40%的肿瘤均可以预防。

  医疗机构不能坐等病人上门

  “重治不重防”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医疗机构的现状。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对早期预防和治疗不重视不仅导致医疗费用居高不下,患者负担加重,还可能贻误治疗时机。以慢阻肺这种疾病为例,早期症状不明显时,肺功能下降非常快;待到出现气促的症状再来治疗,则为时已晚。然而,目前的医疗机构对该病的早期发展并未给予重视。

  “要控制慢病,医疗机构的参与非常重要。但我国医疗机构绝大多数仅仅在做疾病治疗,即病人发病后才参与服务过程,很少有医疗机构参与危险因素的筛查和控制工作。”王陇德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慢病防控还处于起步阶段。”

  不少专家认为,医务工作者应该重视抓住关键的危险因素,主动防控重大疾病。“血压控制好,一半的中风可以不得,但我国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很低。”王陇德说,“医疗机构不能坐等病人,而要深入社区、乡村去帮助老百姓发现危险因素。”

  钟南山还认为,早期预防、早期干预是临床防治战略的发展方向。他建议,国家应对临床“早干预”给予足够资金和政策支持,临床应注重发展简单、效优、价廉、安全的药物、器械及技术。

  公共政策融入健康如何从纸面到行动

  健康问题不是医疗卫生部门一己之力就能管理的,将健康纳入公共政策考量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如何从纸面落实到行动中来?

  当前,校园里小胖墩儿、“小眼镜”扎堆儿,疾病低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专家指出,健康管理应从娃娃抓起,学校应将学生的体育课测试成绩、体检数据同医疗卫生机构的分析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向学生提示疾病风险、制定防控方案,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而在校园之外,记者采访发现,疾病防控过程中还有不少亟待通过公共政策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保障对基层医生培训的经费使培训可持续发展?临床医务人员的知识技能及岗位职责怎样跟上疾病防控的需要?医保体系能否支付重大慢病危险因素干预费用?王陇德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职责,并以法律形式保障落实。

+1
【纠错】 责任编辑: 潘子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西成高铁进入全线拉通试验阶段
西成高铁进入全线拉通试验阶段
烟雨乌镇
烟雨乌镇
广西发现罕见白化黑叶猴
广西发现罕见白化黑叶猴
“金头盔”角逐再起硝烟
“金头盔”角逐再起硝烟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403112199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