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济南8月16日电 题:穿越时空的追忆与回响——焦裕禄纪念馆举行活动纪念焦裕禄诞辰95周年
新华社记者邓卫华、袁军宝、萧海川
16日上午,在位于焦裕禄的故乡山东淄博的焦裕禄纪念馆,当地举行了一场简单而庄重的焦裕禄诞辰95周年纪念活动。焦裕禄的二女儿焦守云与近百名干部群众一起,向焦裕禄雕像敬献花篮。
跟随着焦守云的脚步,人们来到焦裕禄故居。参天的槐树,磨得溜光的台阶,这是一个静静的小院,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这里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诞生与成长的地方。
时光荏苒,石阶磨薄了、树木苍翠了,四面八方的人们来到这里,缅怀这位人民的好干部。活着是为了更多人活得更好——焦裕禄精神穿越时空,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如今的北崮山村,街道整洁干净,两旁绿草红花,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村里的一些老人和了解焦裕禄的人都说,焦裕禄的心里始终装着百姓,唯独没有他自己。
居住在焦裕禄故居里的赵新爱,是焦裕禄的侄媳妇,至今仍记得焦裕禄去世那年春节最后一次回老家的情形。赵新爱说,焦裕禄回家时戴着棉帽,穿着一个旧棉大衣,“就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在焦守云的记忆中,父亲爱吃老家的煎饼,“奶奶每次都是把煎饼放干了叠起来,去看我爸的时候带上,能吃好长时间”。
群众们说,一生艰苦朴素的焦裕禄是大山的儿子。许多他工作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亲手栽植的苗木。在兰考,他更是带领群众栽泡桐治沙,如今这些树木已经成了当地的“绿色银行”,泡桐也被亲切地叫做“焦桐”。
青山苍翠、淄水奔流。焦裕禄的精神如家乡的大山、如兰考县的片片焦桐林,成为人们永远的财富,鼓舞着一代一代后来者……
相关新闻
-
除了在兰考治理“三害”,焦裕禄的这些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淄博市博山区北崮山村。村中至今依然保留着他的故居——一个北方农家四合院,院中有三株槐树参天挺立,正房、厢房里的摆设,一如焦裕禄离开时的样子。2017-08-16 21:11:33
-
新华时评:兰考脱贫是对焦裕禄精神的生动践行
兰考,这片焦裕禄曾战斗过并为之付出生命的豫东小城,今天终于摘掉了“穷帽子”。兰考的脱贫之路,正是对焦裕禄精神的生动践行,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精神动力。2017-03-27 16:30:39
-
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
新华社郑州6月29日电题: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2016-06-29 20:26:05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快来看!租房市场近期利好不断
2017-08-16 17:34:34
-
再挥“301”大棒,山姆大叔图个啥
2017-08-16 13:26:40
-
麻烦缠身的在线教育,你怎么看?
2017-08-16 10:50:25
-
南方暴雨又至 今年汛期这些人因抗洪不力被问责
2017-08-16 10:50:25
-
提高人力资本质量,让中国制造业焕发生机
2017-08-16 08:36:57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