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题:全面小康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新华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一庄严承诺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也是一个执政党得失成败的最终检验者。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其根本原因在于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激发了亿万群众的创造力。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就要坚持群众路线这一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为改革实践的主体,释放蕴藏在历史真正创造者当中的无限伟力;更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历史是铁面无私的法官。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经得起历史检验”就是要经得起生产力标准的检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迎难而上,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夯基垒台、立柱架梁,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收入差距、打破行政性垄断,啃下一系列改革“硬骨头”,空前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成就彪炳史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必须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