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沪郊推“宅基信访”:基层矛盾化解在村民家门口
2017-08-01 17:55:26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上海8月1日电(记者 李荣、凡军)70岁的肖行海,在沪郊奉贤区金汇镇的资福村里,除了被村民叫作“老肖”之外,还另有几个“名头”:有的叫他“宅基老娘舅”,有的叫他“信访代理员”。村民只要遇到什么烦心事,首先想找他说一说、摆一摆。

  沪郊近年来在基层尝试一种“宅基信访”的新做法,变“上访”为“下访”,变“接访”为“走访”,把信访工作点设到农村的宅基头。奉贤区信访办主任陶清说,区镇的信访干部与村里化解矛盾的志愿者上下互动,在村民的“唠嗑”声里就能觉察基层矛盾的“苗头”,这是把矛盾化解的渠道直通到村民的家门口。

  只要不叫不喊就不理,只要没有大的动静就好像没有矛盾,这是一些小矛盾最后变成大矛盾的重要原因。资福村的老肖作为宅基信访工作点的成员,他认为“宅基信访”的最大作用,就是要主动发现矛盾。只要有不对劲的感觉,就马上去理会,不能“只当没看到”。

  他提到今年上海城乡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拆除各类违章建筑。村里一些村民,原先都违规搭建了小房小屋,如今,拆违一旦开始,如何安排一家家的居住问题,就是一个潜在的难题。老肖把这个苗头反映上去,最后决定先到村民家里做工作,把住的问题安排好再拆。尚未成为矛盾的问题,由此化解。

  “宅基信访”,让村民另有一个鲜明的感受是,“有话讲得清楚”。67岁的程正祥,是百曲村的“宅基老娘舅”,他体会很深:过去,村民一有纠纷和矛盾,便上镇里和区里上访,但镇里和区里对村里的情况并不熟悉,隔了一层,影响矛盾化解的效果。“老娘舅”们知根知底,成了基层第一道的“把关人”,任何不合理的诉求,他们是一听就能“点破”。

  “宅基信访”,在村民家门口逐渐形成了公道的品牌,赢得村民的信任。信访点的“老娘舅”们,便向“信访代理员”转型,成为上传下达、为村民服务的一个通道。在西渡街道,有一个“百家信工作室”,只要涉及群众的利益和各类合理的诉求,工作室的“老娘舅”们都愿意做“跑腿的”,积极协调相关涉事部门,及时将协调进程告知居民。辖区内曾有企业扬尘及噪声长期扰民,就是通过“信访代理”解决的。

+1
【纠错】 责任编辑: 聂晨静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河北大雾 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
    河北大雾 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
    非法改装豪车被查扣 在停车场里杂草覆盖无人领
    非法改装豪车被查扣 在停车场里杂草覆盖无人领
    中国“坦克两项”代表队在俄首赛告捷
    中国“坦克两项”代表队在俄首赛告捷
    浙江舟山东极岛现“双彩虹”美景
    浙江舟山东极岛现“双彩虹”美景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5112141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