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7月14日电(记者马晓成)有这样一群日本老人,他们日语讲得生涩,汉语却说得熟练。他们常说:“我有两个家——一个在东瀛,一个在中华。”
战争,让他们出生在异国他乡,而亲生父母仓皇地把他们抛弃;他们是侵略者的孩子,但中国百姓将他们抚养成人,视如己出……他们就是日本遗孤。
1945年,日本战败,池田澄江的父母在仓皇逃回日本的过程中,把十个月大的她留在了牡丹江火车站前。
不忍心看到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人间,一户姓徐的中国人最终决定收下她,抚养她长大。于是,池田澄江成了这户人家的闺女,也多了一个中国名字——徐明,而这户人家再也没有生育过自己的孩子。
刚刚经历战火,中国大地上的人家普遍都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池田澄江至今还记着,母亲为了挣点零花钱,顶着寒风,在冬季的牡丹江街头叫卖的样子。
“邻居看我们娘俩特别苦,过年的时候就买了些肉送给我们。我妈妈就给我看这个肉,说咱俩怎么办?要是吃了,就这一顿咱俩就吃没了,要是把这肉拿出去卖了,买了苞米面、小米子,咱俩能吃半个月。”池田澄江说。
每每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池田澄江,仍然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泪水。贫苦的生活,甚至让她的养母有了轻生的念头。池田澄江此生难以忘记的,是发现养母欲轻生时,养母说的话:“你从小就没有自己的亲生父母,多可怜啊,为了你,我们还是要坚强地活下去……”
即便在丧失生活勇气的边缘,养母还在想着年幼的池田澄江。“所以我到现在仍然觉得,养母的恩情我报不完,我永远也报不完。”池田澄江说。
亲情的滋养下,池田澄江长大成人,报考了牡丹江师范学校,当上了一名老师。而随着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池田澄江的养母开始鼓励她回国,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池田澄江还记着养母当年说过的话:“人都是父母所生,知道自己身份了,哪有不想知道自己根的,你有两对爸爸妈妈多好啊。”
在养父母的支持下,池田澄江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日本亲人。同时,她利用自己从事法律工作的条件,帮助更多日本遗孤回到日本。
然而,日本遗孤最初并未得到日本社会的接纳。2002年,池田澄江联络散落在日本国内的遗孤,将日本政府告上了法庭。通过一系列抗争,遗孤们终于争取到了平等的公民权利。
随着生活条件和境遇逐步改善,这群日本老人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中国,感恩中国人民的伟大恩情。
2008年,中国汶川发生地震。得知消息,池田澄江联系分布在日本各处的遗孤捐款。后来他们又陆续筹款,在四川建设了一所希望小学。
2009年,池田澄江第一次组织日本遗孤感恩团,在哈尔滨看望了当时仍然健在的13位养父母。池田澄江记得,那时候许多遗孤都哭了。
池田澄江说:“我的养父母早已经不在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回来看。如果没有中国父母慈爱的心、大爱的心,他们不会把这些与自己无关的孩子抚养大。”
到目前为止,池田澄江已经5次组织日本遗孤回中国感恩。据了解,日本军国主义败亡后,有总数超过4000名日本遗孤被遗弃在中国。多数日本遗孤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帮助下回到了日本,部分遗孤选择留在中国,融入中国社会。
“我的生命是中国给我的,是养父母给我的,是中国人民把我抚养大的。只要我活着,有一口气,就要看着我们两国人民团结友好,这是我最衷心的期望。”池田澄江说。
-
85名日本遗孤代表团成员在哈尔滨祭拜七三一遇难者
七三一罪证陈列馆是一座矩形黑灰色建筑,外形酷似飞机黑匣子,寓意着日本侵略者反人类罪行都装在这个“黑匣子”里。2017-06-23 16:56:39
-
日本遗孤在哈尔滨拜祭中国养父母公墓
“爸爸,妈妈,我们回来看你们了。”24日上午,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气,日本全国遗孤代表、日中友好之会感恩访问团的成员们在黑龙江省方正县拜祭了中国养父母公墓。2017-06-24 16:08:02
-
《日本侵华密电·七七事变》在京发布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19日在京举行《日本侵华密电·七七事变》发布会,首次以原日本军政当局密电、档案的形式揭露日本制造七七事变等侵华罪行。2017-06-19 21:21:18
-
相亲鄙视链和寒门的奋斗
2017-07-14 14:53:18
-
当心太阳镜伤了孩子眼睛
2017-07-14 13:25:34
-
周年不快乐,特雷莎·梅从风光无限到仕途坎坷
2017-07-14 08:48:27
-
七大妙招不怕蚊虫叮咬!
2017-07-14 13:25:34
-
是什么改变了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
2017-07-14 08: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