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先纳管再退出,再也不用躲猫猫”——上海193家无证餐饮“转正记”
2017-06-28 16:37:57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上海6月28日电 题:“先纳管再退出,再也不用躲猫猫”——上海193家无证餐饮“转正记”

  新华社记者 周琳

  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花了3000多元安装油水分离器、后厨摄像头、水斗、碗筷消毒柜等,位于上海嘉定江桥镇的砂锅式麻辣烫店主孙凤超松了一口气。前不久,他的饭店通过条件拿到了“小餐饮”的备案公示卡,“以后不需要再和监管部门玩躲猫猫了”。

  这并非是对食品安全放松“开闸”,而是管理服务的弹性施策。记者近日走访获悉,上海试点将符合安全门槛的小餐饮店纳入“备案”管理,并对准入门槛、事后监管、信用惩戒、退出时限做出了规定,目前已有193家无证餐饮拿到了备案卡,转正为“正规军”。

  无证摊贩无法拿到许可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房屋属性、环保限制、硬件条件等外部因素,也有经营者不愿意办证等主观原因。而一些大型居住区、交通枢纽、医院周边和新建园区,商业配套设施不足,消费者对“楼下的豆浆油条、屋边的馄饨面条”需求比较刚性,过去“一刀切”的取缔方法效果并不显著,常出现刚取缔就回潮的“捉迷藏”现象。

  这也是“备案卡”出台的初衷之一。最近,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临时备案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按照“分类施策、从严监管、减少存量、严控增量”的原则,对群众有需求且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有固定场所、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但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制定“正面清单”门槛,实施备案纳管。

  孙凤超就是政策受益者之一。他说:“有了备案卡,相当于成了正规队伍,消费者也更放心了。这一个多月,我们的营业收入从每天1800元左右,上涨到了2300元左右,感觉心里有了底。”

  目前,上海在16个区选取21个试点街镇,从5月底开始试点工作,并稳步推广实施。经临时备案的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将在醒目位置张贴统一的“便民饮食”专用标志,经营场所统一设置公示栏,公示《便民饮食临时备案公示卡》。

  上海市食药监局副局长许瑾表示,部分小餐饮拿不到执照和许可,是由于外部因素,例如过去发许可证对房屋性质要求不严格,现在发生信息变更就无法换证了。任由其无证照经营下去,与上海建设市民满意食品安全城市的目标是不相称的。因此监管部门按照“放管服”的指导思想,在不放松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将其备案为正规军,让百姓需求能落地、监管有弹性、城市有温度。

  目前这193家,其经营品种和方式上都属于办法的“正面清单”范畴。“在食品安全的门槛上,备案和许可证是完全一致的,没有放松。”上海市食药监局餐饮处副处长张磊表示,对于涉及食品安全、扰民等因素,例如居民小区产生油烟的餐饮服务,仍然是“一票否决”的前置条件,不会放松。

  记者走访时也发现,在不同地区,这一办法落实难度并不一样。许瑾表示,目前试点在远离居民区的商务楼、市场、旅游景点推进比较顺利,但部分中心城区人流量集中,历史遗留的无证照经营现象数量较多,对监管提出了多重挑战。因此监管部门也正在探索,并期待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和参与制度的实施。

  而且,令店主担忧的是,临时备案最多只能管3年,3年后是否又要被打回“原形”?如何或及时升级,拿到许可;或按时退出,转变业态,最终从根本上保障舌尖安全问题?许瑾表示,通过对以往的大数据分析,小型餐饮的生命周期一般是三年左右,可能就会出现关停或业态转型。备案是一种临时的救急措施,监管部门将通过3年的过渡,辅导有条件的小餐饮逐步符合条件,真正拿到许可。

  据介绍,本着“要么许可、要么备案、要么取缔”三大原则,未来上海对无证餐饮将不留监管灰色地带,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小型餐饮服务向“纳管”标准靠拢。

+1
【纠错】 责任编辑: 郝多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缤纷夏日 向阳花开
    缤纷夏日 向阳花开
    壶口瀑布景色壮美 气势磅礴
    壶口瀑布景色壮美 气势磅礴
    贺兰山下的“枪王之战”
    贺兰山下的“枪王之战”
    海军陆战队特种障碍训练,敢来吗?
    海军陆战队特种障碍训练,敢来吗?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1112122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