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出征,在退休前的最后一年--“猪司令”杨正江的故事
2017-04-17 17:24:14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成都4月17日电 题:出征,在退休前的最后一年——“猪司令”杨正江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谢佼

  杨正江在乡镇做兽防工作30多年,群众亲切称他“猪司令”。

  他是四川省阆中市枣碧乡兽防站站长,共产党员。去年,脱贫攻坚战打响,阆中市作为四川省88个国定贫困县之一,每村都派驻扶贫第一书记,并派出大量农技帮扶干部。按规定,即将退休者不予考虑下村,59岁的杨正江几次找领导请战。

  “我就要退休了,不去就没机会了。”杨正江在领导那里软磨硬缠,“我搞了30多年畜牧兽防,和村民感情深。脱贫需要技术帮助,我不忍心坐在办公室里。”

  就这样,他“磨”来了一份事儿——为枣碧乡清河村69户贫困群众提供农业技术帮扶。

  杨正江家住枣碧乡场镇高山顶上,到清河村要从山顶一直往下走到沟底,过河后再从沟底一路爬上山。不分早晚晴雨,杨正江每天往返于又陡又深的“V”型山坡路,为村民改建猪圈、指导养猪。

  清河村贫困户何春均夫妇发愁:“想搞养猪场,我们一没技术,二没资金,三缺猪圈,咋办呢?”

  杨正江对他们说:“没技术我教啊,没资金政府会想办法啊。没猪圈,你家堆杂物的那老房子上下两层,不正好可以改造出来吗?”

  几天后,杨正江交给何春均一份详细的猪圈改造方案,细到圈舍如何安排、通风、排污……杨正江还建议何春均在老房子中新建一层夹楼,同时,将饲养过道建在了屋外面,这样一来,圈舍至少增加了40%的使用面积。

  像模像样的养猪场很快建好了,引进什么猪种呢?开始时,何春均打算引进本地猪,感觉比较好养。杨正江则建议他引进长势较快,市场前景好的良种猪。后来,何春均成功引进了1头杜洛克优质种猪,9头繁育母猪。

  为了让何春均立学立会、不走弯路,杨正江将30多年积累的畜牧养殖“秘籍”编成通俗易懂的“养猪歌”,写在纸上,交给何春均:“谁说养猪没得巧,三样工作最重要,防疫消毒加驱虫,猪儿无病长得好。吃的地方扫干净,卧的地方要干燥……”

  杨正江爱写诗,有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他把自编的“养猪歌”逢人便送。每到疫病防治时,他格外严厉,亲临各家圈舍监督指导配药喷洒。下村指导期间,清河村无一例疫情发生,无一头生猪死亡。

  “大户引领,小户示范。”在杨正江的带动下,清河村100多户人搞起了养猪。刚刚学养猪的何春均去年就出栏生猪80余头,很快实现脱贫。

  2016年8月30日,何春均如约在家等待杨正江指导规划猪圈排污,但久等不来,这是从未有过的情况。何春均着急拨打杨正江电话,但无人接听。原来,杨正江在来村路上突发心肌梗死,幸亏抢救及时,捡回一条命。

  “医生说再晚20分钟,我就没救了!”杨正江说。记者了解,到现在,杨正江心脏里还有一根大血管没有打通,慢性胃炎也变得深度糜烂,他不敢吃硬的、辣的,吃饭只能喝粥。

  “昨日助收情时现,今日医护守身边。孤独含泪多忧伤,何时挥戈征沙场?”杨正江身在医院,心系扶贫,病情刚好,又揣着药下村了。清河村脱贫了,他又转战到了杨家河村。

  “清河村去年率先摘掉贫困帽子,老杨贡献最大,他对老乡信心的鼓舞无法衡量。”枣碧乡党委书记敬中恒说。

  “人生有痛有快,要用内心的快乐治疗身体的痛。很高兴自己有用武之地,更高兴能看到乡亲日子越过越红火。”杨正江笑道,“阎王老子叫我几次了,我要扶贫,就是不得去!”

  “人步五十万事休,岁月朝夕不滞留。东方红日终归西,长城犹在故人有!”杨正江以诗言志。

  他用微信不时给记者发来杨家河碧波荡漾、开发旅游的图片,盛邀记者前去杨家河旅游,说这个项目一定能让贫困户受益——

  “我这个‘猪司令’快改行当导游啰!”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青岛机场口岸在入境快件中查获仿真枪支
    青岛机场口岸在入境快件中查获仿真枪支
    特战女兵的别样青春
    特战女兵的别样青春
    西安公安成立交警铁骑队
    西安公安成立交警铁骑队
    重庆:大足石刻新获“护身符”
    重庆:大足石刻新获“护身符”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0825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