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中国手工坊:让中国刺绣惊艳世界
2017-03-29 15:56:55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李舒)“我是一个绣娘,6岁时就跟妈妈学纺纱、织布、染布、绣花。我今年64岁了,第一次来北京,很想把我们布依族做的好东西给大家看看。”绣娘黄金美一边织布一边说。

  3月27日晚,首都北京饭店,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在6台织布机吱吱呀呀的声音中,流传千年的中国手工工艺——布依刺绣又一次惊艳了全世界。来自爱尔兰、德国、比利时、斯洛伐克、法国、土耳其、哥伦比亚、印度、拉脱维亚、冰岛、克罗地亚、马耳他等国的大使夫人、外国友人,领略了中国传统手工艺人制衣的全过程。

  由北京依文集团打造的中国手工坊,对云南和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苗族和布依族流传千百年的手绣工艺,作了大规模调查和挖掘,如今已吸引贵州地区的3000多位少数民族绣娘加入其中,她们的作品正带给世界新的时尚。

  50多岁的绣娘梁忠美来自黔西南地区,是与中国手工坊签约的绣娘之一。她绣的蝴蝶栩栩如生,但以前只能在当地小摊、小市场出售,每只绣蝶最多卖100元人民币。

  改变发生在两年前,她的蝴蝶作品经过中国手工坊的包装和精心打造,市场售价超过1000元,她每月的收入也从1000元左右增加到上万元。梁忠美在国内外市场获得了“蝴蝶妈妈”的美誉。

  一年内不停顿地行走几万公里,在黔西南地区寻找绣娘的中国手工坊工作人员包唐韬介绍,加入中国手工坊的绣娘,其中1000多人在中国手工坊的大数据库里有纹样和作品资料,她们中的200多人与国内外企业有订单合作。现今加入中国手工艺联盟的二十多家机构,包括英国B&H创意平台、前Lanvin设计师Alber Elbaz、“世界婚纱女王”桂由美女士等在内的知名品牌,都在使用这些绣娘的绣品工艺和纹样。中国少数民族绣娘及其传统手工艺所展示的文化,首次成规模、成体系地进入国际时尚市场。

  3000多位绣娘背后的3000多个家庭,因为绣品开始改变生活现状。据初步统计,以往绣娘的家庭平均月收入在几百元,现在,绣娘家庭月收入一般可达到1500元左右。绣娘正在改变苗族和布依族的贫困现状。

  黔西南册亨县大约有3万多位绣娘,中国手工坊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黔西南地区建立1000家“绣梦工坊”,每家绣梦工坊至少有5位绣娘,每年计划有5万元订单,让每个家庭年收入达到1万元。目前,已建好20多家“绣梦工坊”、10多家手工艺博物馆。

  在弘扬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扶贫,让少数民族家庭从保护和挖掘传统文化的进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表示:“弘扬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企业要担负社会责任。用时尚留住文化,用匠心惊艳世界,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帮助少数民族富裕起来,是提高中国文化生产力和软实力的一件大事,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干下去。”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新华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云上梅里雪山
    云上梅里雪山
    秘鲁一客机着陆时起火
    秘鲁一客机着陆时起火
    夜航|战鹰试翼,有你想不到的美
    夜航|战鹰试翼,有你想不到的美
    洪泽湖畔渔鼓舞 古韵悠悠抒情怀
    洪泽湖畔渔鼓舞 古韵悠悠抒情怀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881120718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