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6/ 13 18:01:14
来源:新华网

TikTok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走红

字体:

  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记者 冉晓宁)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以及各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越来越多外国人开始了解和学习中国非遗文化。

  近日,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发布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海外短视频平台上(以TikTok为主要数据分析源)的影响力报告。报告显示,TikTok上非遗相关内容视频播放总量目前逾308亿次。

  截至2021年9月,TikTok全球月活跃用户超过10亿,是海外最有影响力的短视频平台之一。报告基于TikTok平台公开数据,依据非遗相关视频在TikTok上的播放总量,整理汇集高热度非遗类视频的数据及内容,分析研究中国非遗在国外的传播效果及影响。

  作为热门的海外社交平台,TikTok上有大量的非遗传承人以及爱好者自发地分享中国非遗文化的相关内容,在高赞视频下方的评论区里,来自各国的网友用不同种类的语言表达了对中国非遗文化的肯定和热爱。

  在热门中国非遗文化中,“武术”热度最高,TikTok上视频播放次数达222亿。不同门类下的中国非遗在海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网友关注的分布比较均衡。

  中国民俗备受海外网友关注

  以民俗非遗项目“春节”为例,在海外,各种中国春节元素活跃在TikTok上,与春节相关的视频播放量超过46亿次,一派共享中国节日的欢乐氛围。

  2022年是农历虎年。为了庆祝中国虎年,法国糕点师Amaury Guichon用巧克力做出了一大一小两只老虎。大老虎双目圆睁、张口咆哮,充满百兽之王的霸气。小老虎坐在一个金光灿灿的中国铜板上,铜板上还用中文写着“新年快乐”四个大字。从流动的巧克力液,到栩栩如生的老虎,这项手艺获得了近5000万次播放量,不少网友表示看呆了。

  除了沿袭中国的过年习俗,不少地区还把中国春节过出了自己的特色。

  来自东南亚的网友@joaanclaire介绍当地一种特别的习俗:“丰收碗”。人们在碗底堆满一层厚厚的生糯米,沿着糯米放置12颗熟鸡蛋,代表新年的12个月。此后,在丰收碗的正中间放入8枚硬币,寓意全年财源滚滚,硬币里再放一个橘子,象征吉祥福气。最后再把一叠红包插入碗中,便是一年的好丰收。这则视频播放量超过470万,逾30万网友点赞表示“学到了”。

  在海外新媒体的研究中发现,能够引发关注度的主题,除了具备视听观赏性、文化共通性、创意新奇性等因素之外,往往还伴随“高参与度”这一特征。在高热度非遗中,武术、春节、微陶、龙舞等相关话题下,存在着高参与度的两大现象:一是互动交流性强,二是视频创作者众多。

  互动交流性,体现在网友可进行点赞、评论、分享等一系列交互操作,而不仅仅是自己欣赏的独乐乐。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视频创作者的个人主观努力来达成,比如优化创作方式、积极响应网友互动等。

  作为极具色彩冲击和视觉动感的中国民俗表演,龙舞在外网大受欢迎。在TikTok上,龙舞相关视频播放量超过3000万次。

  一些外国友人不禁跃跃欲试,其中来自乌克兰的Aleks Kost发布了他在武汉跟阿姨学龙舞的视频。

  来自多哥的留学生奥斯汀舞龙的视频也一度走红。奥斯汀表示,自己通过舞龙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更加理解了中国和中国文化,也重新理解了自我。

  对此,网友@deathcoentertainment认为,亲身体验也是欣赏文化的一种方式。

  海外新媒体的数据和案例分析显示,个人效应的影响因素不可忽视。其中既包括全球知名度高的明星,也不乏原本籍籍无名的素人。李小龙、成龙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武术明星目前为止带来了20多亿次的视频播放量,大量展现两人不凡身手的视频在TikTok持续形成爆款,直接推动了中国武术的话题热度。

  很多外国人都是通过电影认识的中国武术,李小龙、成龙等一些电影演员将武术带向了世界各地。目前,#jackiechan(成龙)话题下,视频的总播放量超过22亿次。#brucelee(李小龙)话题下,视频播放量也超过了22亿次。

  在一段成龙1996年作客美国脱口秀节目《柯南秀》的视频里,主持人柯南·奥布莱恩为了活跃气氛,在成龙面前秀了一顿拳术,成龙微微一笑竖起大拇指,随后突然一记飞踢,脚尖恰好停在柯南面前。柯南顿时惊呆了。

  这条视频在TikTok的播放量超过3770万,点赞300万次。网友们赞叹成龙是功夫传奇,表示不要轻易在传奇面前班门弄斧。

  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得以发扬光大

  中国古代的科学文化灿烂且丰富,科技成就遍布农学、医药、建筑等领域。然而,很多人对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印象还仅仅停留在四大发明。随着TikTok上榫卯和针灸的走红,源自中国古代的科学文明逐步刷新了海外网友的认知。

  在TikTok上,最热门的一条视频播放量高达5250万。创作者演示了如何利用榫卯构造将两块木构件牢牢结合在一起。另一位创作者@hanfupage展示了如何不用一颗钉子盖房子、做家具,这段视频获得了770万播放。评论区海外网友纷纷表示,“中国人实在太有才了!”、“这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除了展示中国木艺结构的精巧外,这些短视频也为榫卯结构做了“正名”:在海外,为了方便理解,有人将榫卯构造称作“中国版乐高”。但仔细看过榫卯构造的视频后,不难发现,这种传统的木造结构蕴含着中国传统力学、数学、美学和哲学的智慧,严丝合缝,牢不可破。其设计思路远比乐高要更加精巧复杂。一些错误观念也被纠正。

  2021年曾有媒体报道,中国榫卯技术被韩国以“大木匠”的名义申遗。一时间在海外,许多人形成了错误的认知,以为这种木工技艺是韩国或者日本所有。

  在TikTok上,网友@skifulcraftsman科普介绍榫卯,获得了超250万播放量。在评论区里,一位日本朋友评论:“我以为这个工艺只有日本的宫殿木匠才会,没想到其他国家也有这种技术。”很多人出来纠正他的想法:“这项技艺是从中国传来的”、“我笑了”、“在古代中国就有啦”。

  在大量视频里,中国非遗手艺人在制作、表演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坚守传承的匠人精神得到了广大海外网友的认可。在网友转发、评论留言里,都能看到类似“中国匠人”、“艺术品”、“匠人精神”的词汇出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千百年的智慧沉淀,练就非遗技艺,对传承人的智慧天赋、坚毅心性都有极高要求。然而,对非遗的传承发扬而言,潜心钻研技艺与弘扬文化智慧同样重要。脱离受众的非遗,将逐渐失去生命力。随着短视频等新兴媒介的出现,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在TikTok上,就有这么一批手艺人,每天依然沉醉于钻研技艺,画面却传播到了全世界,吸引了海量网友围观。随着短视频与直播的技术应用与普及,在TikTok上能够将匠人们的生活、非遗制作场景、工艺流程等,直观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相比传统的文字、广播、长视频等,短视频、直播的在场感、真实感更强,同时能给予观众更深入的交互体验。

  制陶是中国的标志性传统手艺,微型陶瓷是其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品类。

  制作一件微陶,师傅要用手指代替手掌来雕琢陶坯,在特制的迷你拉坯机上,利用指腹力度的变化,一步一步找重心、开孔、塑型,烘干后上釉烧制。

  通过TikTok,手指头大小的花瓶、杯碗走红海外。这种脱胎于传统制陶的创新工艺,让外国网友大开眼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手艺人制作微型陶瓷的视频在TikTok播放量已经超过1.5亿。

  景德镇陶艺师傅王文化,是TikTok上微陶工艺的代表人物。

  作为一名80后“景漂”,王文化的理想是做出世界上最小的瓷器。为此他自己研制了一台迷你拉坯机,竹签、铁丝、钢钉等都是他的工具。他最小的作品,直径仅有2毫米,轻到一只苍蝇也可以抓住。

  王文化微陶的视频,在TikTok上单支最高获得了4500万播放量,并吸引了上百位达人争相合拍。

  此外,其他非遗文化也在TikTok上被海外网友津津乐道,如川剧变脸视频播放量超过1500万次、端午节视频播放量超过2700万次等等。

  当前,越来越多的外国网友通过小屏幕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非遗制作场景、工艺流程等,直观真实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一些民间非遗达人和他们的匠人精神也被更多海外观众所知晓;海外爱好者也通过短视频成为了中国非遗传统的信使,通过生动有趣的记录和互动传播着中国非遗。

  全球范围内,短视频都是一种新的内容形态。利用短视频这一创新形式解码中华传统文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视频中“活起来”,中国的传统工艺乘着TikTok出海,以最直观的短视频形式,抹掉语言障碍,消除文化折扣,打破意识偏见,在世界各地落脚。

【纠错】 【责任编辑:郑伟 】
阅读下一篇:
01016012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37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