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山西15个贫困县脱贫透视
2018-09-20 09:59:44 来源: 山西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原标题:满意的答卷 崭新的征程——15个贫困县脱贫透视

  历史,总会聚焦于标志性的节点;而特定的节点,又会开启一段崭新的历史。

  阳曲脱贫了!平鲁脱贫了!山阴脱贫了!柳林脱贫了……

  时间定格在2018年9月7日,经省政府批准,阳曲、平鲁、闻喜等12个省定贫困县脱贫摘帽,这是我省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第二批宣布的脱贫摘帽县。8月8日,省政府已批准右玉、吉县、中阳3个国定贫困县退出贫困县。

  金秋九月,美丽的三晋大地上,丰收的欢歌处处传唱。脱贫摘帽,他们为何能先行一步?有哪些秘诀和方法?连日来,记者走进这些脱贫摘帽县,在贫困群众的点滴变化中,在不断落地的扶贫政策中,在积极推进的扶贫项目中……感受发展脉动,寻找解贫答案。

  抓重点、破瓶颈 脱贫攻坚行稳致远

  根据全省“十三五”脱贫攻坚滚动规划,2017年我省计划摘帽退出15个贫困县,其中国定贫困县3个、省定贫困县12个。

  面对脱贫摘帽大考,15个县精准施策,用大干苦干加实干书写出精彩答卷。

  压实责任,高位推动——

  使命如山,号角催阵。相关市县强化“军令状”意识,书记县长带头扛起主体责任,县乡村三级书记亲自抓落实,层层压实责任,构建了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考核评估等制度体系。

  在右玉,成立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下设15个专项工作组,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双签制度和“一把手”负责制,层层传导压力。在昔阳,将全县乡村整体划分为五大战区,战区指挥长由县级领导担任,一方面对所包片区牵头督导,倒逼责任落实,当好指导员;另一方面,分管县领导分头主抓25项扶贫行动,当好指挥员。

  “脱贫摘帽,必须牢牢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表示,脱贫攻坚是一项既需要责任,又需要担当的崇高事业,必须有善作善成的信念和志在必胜的干劲!

  聚焦难点、精准发力——

  脱贫攻坚越向纵深推进,难度越大。各个县在财政投入、项目布局、用地保障等多个方面,创新机制、大胆探索。

  看顶层设计。右玉县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右玉县“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吉县建立了以《吉县脱贫攻坚2016-2017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为总纲,以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扶贫为重点的“1+3+ N”政策支撑保障体系。

  看资金投入。省市县加大财政扶贫专项投入,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真金白银投入脱贫攻坚。统计显示,15个县3年累计扶贫综合投入207.94亿元。

  看项目布局。中阳县实施水、电、路、网、卫生室、文化室和党建阵地、红白理事会、自然村路灯、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的“6+4”项目,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贫有千种、困有百样。根据自身情况,紧扣“精准”二字,因村因户精准施策,一块块硬骨头被啃了下来!

  产业扶贫:尚春喜是安泽县府城镇飞岭村的名人,前些年有名是因为贫困交加,这两年出名是因为脱贫致富。一个腿上有伤不能干重活,债台高筑的人,怎么实现人生逆转的呢?

  “半辈子了,连翘开花都不是个事,现在县里弄了个黄花节,就成大事了,人山人海地来看,我就在景区卖凉粉。去年一年收入了1.5万元。”

  生态扶贫:车入右玉境内,入眼一片浓浓绿色,阵阵清香沁鼻。林家堡村,海拔1860米,在右玉县最北部。

  55岁的王靖强,一直靠十来亩薄田养家,日子过得紧巴。2016年,他加入了造林合作社搞通道绿化,一季就挣了4200元;今年又参与了沙棘和樟子松种植,收入4000多元。老王说,现在各种收入加起来两万多元,脱贫根本不是问题!

  “出去打工没人要,却在家门口挣上了钱。”王靖强颇为自豪。在右玉,老百姓通过生态扶贫,钱包鼓起来了,生活好起来了。

  健康扶贫:80岁的高二则是中阳县车鸣峪乡刘家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正月由于肺气肿在县医院住院治疗,医药费共计7954.49元。出院当天,在县医院的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家人一次性报销了多笔费用,最后只自付了365.04元。

  “以往每次住院花费都得一万多元,这次通过享受扶贫政策,自己只出了300多块钱,这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提起健康扶贫政策,高二则喜不自胜。

  转作风、添活力 脱贫动能持续增强

  决战贫困,可以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

  总结这15个贫困县的脱贫经验,有一个共同点是:转作风、严考核,脱贫动能持续增强。

  以上率下,撸起袖子“加油干”——

  脱贫攻坚不是战场,但同样有冲锋陷阵、流血牺牲。在吉县,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总指挥部,县委书记和县长同时担任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和指挥部总指挥长,统揽全局,协调各方,苦干实干;在沁源,2017年11月25日,赤石桥乡原党委书记李飞倒在了工作岗位,把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的路上。

  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就是脱贫攻坚“突击队”,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带领一个个乡村富起来。

  “大眼睛、短头发、黑皮肤,一双胶鞋沾满泥土……”,见到右玉县元堡子镇小油坊头村驻村“第一书记”姜瑞鹏时,他正在地里,就土豆、葵花的销售与村民交流。

  2016年9月,姜瑞鹏被山西医科大学选派到右玉县元堡子镇小油坊头村担任第一书记。几年下来,吃水问题解决了,光伏发电建成了,村容村貌也改善了!

  时针回拨到2018年春节。别人都忙着置办年货,与亲人团聚,而姜瑞鹏却牵挂着村民们,留在村里送温暖、办联欢、拜大年。82岁无儿无女的五保户王汉逢人就夸,这个省城来的书记真不赖,没架子,还实干!

  打好脱贫攻坚硬仗,需要一支指导有方、能拼善战的领导干部队伍。各县充分发挥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农村第一书记作用,把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帮扶队伍安排在脱贫一线。以右玉为例,全县共选派146支驻村工作队、135名农村第一书记、1714名结对帮扶干部,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全覆盖。

  考核激励,甩开膀子“踏实干”——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省市县出台一系列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措施,让干部甩开膀子、迈开步子。

  中阳县神圪垯村,地处沟壑纵横、梁峁交错的吕梁山腹地,一直以来是纯农业的贫困村。

  自从第一书记雒峻来了后,村里改造人畜饮水、村通路提质改造、完善村级图书室,不仅“面子”亮了,“里子”也大为改善,实施核桃树提质、发展养殖、建设大棚,群众增收门路越来越宽。2017年底,全村实现脱贫摘帽。眼下,雒峻开始为神圪垯“美丽乡村”建设奔波。他坦言,作为第一书记,责任和压力都很大,时常做梦都在扶贫一线。

  村民康有糕说:“是精准扶贫的春风吹醒神圪垯的!这几年,村里一年一个样。吃水不再依靠旱井, 一出窑洞还能看见江南风格的建筑,这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干部如何干?就拿中阳县来说,建立脱贫攻坚联席会议、奖惩激励、督促考核等5项制度,实行“三四五”工作法,推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3人每周5天4夜专职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并抽调36人组建督查局进行全面督查。县委书记乔晓峰说,全县都是白天一线干,晚上研究怎么办。

  当然,扶贫不力,就得“挨板子”。在昔阳,建立双向激励机制,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以工作实绩论英雄、定优劣;在吉县,制定出台考核细则,明确把各级帮扶干部纳入督查问责范围,进行“三通报、三问责”。

  统筹协调,迈开步子“借力干”——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各地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多声部”唱响脱贫攻坚“大合唱”。

  借力帮扶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手”中阳县,力促这个资源型县域的转型发展,帮助建起了中汇科技孵化器,14家企业相继入驻。

  借力市场力量。陵川县连续举办“太行连翘节”“陵川小米节”“金秋红叶节”等活动,大力开展特色产业推广宣传,推动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

  转观念、提技能 脱贫本领不断提升

  对于贫困而言,经济的困窘只是一方面,内在的原因是缺乏脱贫斗志和必要的致富技能。

  脱贫攻坚征途上,15个县坚持扶志扶智双轮驱动、传统文化滋养、强化基层建设等方式,让贫困群众的心里热起来、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

  扶贫要扶志。从“不想干”为“我要干”——

  葛宏伟曾是吉县文城乡柏树村贫困户。对脱贫的执念,抽掉了身上的“懒筋”,也撕掉了贴在身上的“等靠要”标签。

  “前几年我家住的还是土窑洞,如今住上了新平房,全靠家里的6亩苹果园,现在每年能收入10多万元,‘贫困帽’也摘了!”葛宏伟脸上洋溢着微笑。

  今昔对比,葛宏伟说,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自己干出来的!

  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补齐精神短板,提振脱贫信心。在昔阳,开展“评选脱贫争先示范户、孝心之家示范户和卫生家庭标兵”活动;在阳曲,开展“周末学堂”3587次,坚持“周周一小时,人人都学习”,通过“讲政策、授技能、学法律”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受益群众17万人次。

  32岁的徐宁是黄寨镇录古咀村村民,是“周末学堂”的忠实听众,也是一名返乡创业者。依托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他开设了农家乐饭庄。“‘周末学堂’不仅教会了我致富的本领,而且激发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激情!”徐宁说。

  扶贫要扶智。从“不会干”到“我能干”——

  “政府免费培训我学习技能,现在月工资4000多元,比咱们那儿男人挣得还多。”这是在北京做保姆的王小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年前,王小花还只是中阳县宁乡镇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如今举手投足之间,多了几分自信与魅力。她告诉记者:“刚参加护工培训时,思想负担很重,觉得好出门不如赖在家。实践验证,想致富还是得靠双手!”

  “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贫困群众提升脱贫致富的技能和本领。中阳县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程,免费培训各种实用技能,提升贫困户脱贫致富本领;夏县抓好培训就业普及,实施“雨露计划”,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新增2000名贫困群众就业。

  “扶智扶志同样重要,没有致富技术保障,脱贫的志气再高也会消磨下去!”省扶贫办科教站站长张俊彦表示,帮助贫困地区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是确保稳定就业增收脱贫的治本之策。

  党建促脱贫。从“无人领”到“支部带”——

  党建有活力,脱贫有动力。在阳曲,推动124个行政村的“村民之家”全覆盖,让“党员议事有阵地、村民活动有场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百万元以上村要达到30个,让村集体有钱办事。

  坪里村通过整合整村推进、帮扶单位等资金,在扶贫过程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并购置大型农机具,免费为贫困户机耕地。“现在种地不花钱,都是用村里的拖拉机免费耕地,省钱、省力、省事。”村民李月亮说,这是种了几十年地的他“最高兴的事”。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干部。中阳县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目前全县37个贫困村全部有了带动主体,49个集体经济空壳村破零,评选出“五面红旗”村25个。

  石朋头村,曾是一个深度贫困村。整村搬迁后,大力发展脱贫主导产业,借助“村社一体”的合作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务工等方面增加农民收入,一举实现了整村脱贫。

  “有楼房住,收入还有保障,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60岁的张根应称,他仅付了2万元就住上了市场价20万元的楼房。如今,孙子上学方便了,牛场还有分红,平时再打点零工,一家人过得美滋滋的!老张说,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跟着组织干,脱贫有底气!

  脱贫不是终点,奔小康还在路上。新征程上,期待这15个县重整行装再出发!(记者 赵建军)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梦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卫星
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卫星
日本民众集会抗议新安保法
日本民众集会抗议新安保法
长沙:焰火照湘江
长沙:焰火照湘江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试捕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试捕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345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