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生死营救 武汉62岁新冠肺炎患者合并急性心梗
2020-02-19 10:11:21 来源: 西安晚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武汉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血压已测不出来,稍有不慎患者就会被死神夺去生命。危急时刻,在武汉市第九医院支援的西安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昊,通过远程会诊与西安数十位心血管专家携手展开一场生死营救,最终两地医生跑赢死神,使患者转危为安。

    危险

    新冠肺炎患者伴有大面积急性心梗

    “一名危重患者马上要来ICU,新冠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血压测不出来。快!做好准备……”2月16日,李昊接到医务科的电话后立即组织医生对患者进行抢救。

    李师傅是一名62岁的男性患者,意识已经处于模糊状态,四肢脉搏几乎摸不到,全身可见皮肤花斑。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李昊,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死亡。在进行吸氧、心电监护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采集血液标本等一整套针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措施后,李昊发现,心电监护仪上,患者的心室率只有30次/分,这很明显不符合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经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尽快为患者进行PCI或者溶栓治疗,才能挽救其生命。然而,武汉市第九医院是一个仅有500张床位的社区医院,根本没有PCI的条件,也无法进行心内科会诊,一时也没有条件将患者转入其他有PCI能力的医院。

    看着患者家属近乎绝望的眼神,李昊也是十万火急:“是再继续联系有PCI资质的医院,还是就地溶栓?任何一个错误的决定,对患者都是致命的影响。”

    求助

    西安专家团队远程指导救治

    向西安求助!李昊果断拨打了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内科吴岳教授的电话,告知了湖北患者的病情和救治所面临的困境,吴岳立即邀请孙超峰、袁祖贻、田刚3位教授进行远程指导。

    专家们仔细分析了患者的病情,根据刚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处理原则的专家共识》,按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急性心梗的诊治流程,再结合患者的情况,一致决定:诊断明确,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立即就地抢救,尽早溶栓。

    如此大面积的心梗患者,在溶栓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致命的再灌注心律失常、低血压等风险。为保障患者安全,吴岳教授通过微信建立了“心血管远程支持武汉”工作群。就这样,在交大一附院数十位心血管专家24小时不间断的远程指导下,开启了紧张的溶栓治疗。交大一附院支援武汉医疗队重症组组长、重症医学科刘昱教授则一直坚守在患者床边,每半小时为患者做一次心电图,并进行床旁心脏B超检查,为远在西安的心血管专家提供切实可靠的临床数据,以确保溶栓治疗的顺利进行。

    好转

    溶栓成功 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溶栓十分成功,患者生命体征明显好转。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时,2月17日中午,患者心室率再次降至30次/分。

    支援武汉医疗队的朱柏教授及刘昱教授检查后发现,患者需要尽快安装临时起搏器,但是武汉市第九医院没有临时起搏器,由于人生地不熟,也难以调配急需的物资,只能再次求助交大一附院西安的专家。最终,在袁祖贻、吴岳两位教授的协调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拿着全套设备赶到九院,医疗队和武汉当地医生通力合作,成功地为李师傅放置了临时起搏器,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据悉,从1月起,随着疫情的蔓延,全国各地陆续有新冠肺炎合并急性心梗的患者,而绝大多数医院不具备负压导管室等专业抢救措施条件,且在岗心血管专业医师极度匮乏,使得这些患者的抢救极为困难。

    2月,国家卫健委刚刚发布了《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各省份远程医疗平台的作用,鼓励包括省级定点救治医院在内的各大医院提供远程会诊、防治指导等服务,借助信息技术下沉专家资源,提高基层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处置疫情能力,缓解定点医院诊疗压力,减少人员跨区域传播风险。

+1
【纠错】 责任编辑: 詹乐游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务工人员返程专列开行
务工人员返程专列开行
武汉迎来晴好天气
武汉迎来晴好天气
尼泊尔徒步胜地普恩山上的早晨
尼泊尔徒步胜地普恩山上的早晨
美“天鹅座”飞船给空间站送货
美“天鹅座”飞船给空间站送货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59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