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谁“偷”走了未成年人的睡眠时间?
2019-03-21 16:58:03 来源: 新华网综合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指出我国6岁至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超六成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

  调查显示,我国有62.9%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13至17周岁的青少年(初高中阶段)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的占比达81.2%,而6至12周岁孩子的这一比例则为32.2%。周一至周四晚上23点仍有8.64%的学生忙于作业。

  课业压力“偷”走了孩子的睡眠

  调查发现,繁重的课业压力成为影响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占67.3%;其次是电视、手机、电脑等产品,占27.1%;噪音、声光、空气等睡眠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儿童睡眠状况的影响占24.8%;同时,家长的睡眠状况对孩子的影响则占18%。还有种类繁多的课外辅导班、家庭晚餐习惯不规律、游戏、运动、疾病等,也是影响孩子睡眠状况的因素。

  睡眠状况较差的青少年儿童中,有41.9%的人睡前会接触电视、手机、电脑等;而睡眠状况优的孩子仅有7.4%的人睡前会接触电子产品,有34.2%的人则会选择看书学习。

  睡眠质量差会直接影响健康

  根据《白皮书》的调查显示,睡眠质量差会直接影响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成绩。睡眠质量差的孩子容易出现肥胖症、神经衰弱或抑郁。睡眠不足都会对青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情绪等产生负面影响。专家建议,学校、家长在注重孩子成绩的同时,要更多的注意孩子身心健康,劳逸结合才能茁壮成长。

  谁“偷”走了未成年人的睡眠时间?

  谁都知道睡眠质量差会直接影响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但没有家长愿意“冒险”让孩子多睡觉,可怜天下父母心,社会竞争白热化,谁敢放松孩子?由此又牵扯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减负。据报道,从1955年教育部发布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以来,国家级机关已发布了9道“减负令”。

  解决孩子睡眠不足问题,不能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口号落实口号。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减负话题,比如有政协委员认为,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化发展,让孩子不用从幼儿园开始就陷入高强度的学业竞争,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减负。还有政协委员表示,归根到底是“指挥棒”的导向出现了偏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学科评价机制。或可认为,谁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也不难开出药方。除了期待真正落实之外,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解决之道应该是一抓到“顶”——“指挥棒”在上头,而不只是一抓到“底”。

  (新华网综合北京日报、西部网、光明日报)

+1
【纠错】 责任编辑: 邓梦菲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苗山脱贫影像志——苗乡女的读书梦
苗山脱贫影像志——苗乡女的读书梦
福鼎茶乡迎来白茶开茶季
福鼎茶乡迎来白茶开茶季
花开映坦途
花开映坦途
合肥:安全教育进校园
合肥:安全教育进校园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256112426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