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火车票公交月票见证春运变迁
2019-12-10 09:22:25 来源: 解放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张建人收藏的上海市公交市区月票

    从公文包中掏出一本蓝色封皮的硕大收藏册,已退休的市民收藏家张建人眉飞色舞。“2月份的公交月票最难收集,因为只有28天,加上春节放假,懂生意经的上海人觉得不划算,买的人少。”翻着手中厚厚的册页,满是上世纪50年代直至90年代的上海市公交月票,2月份几乎没有缺漏,他难免自豪。

    这一幕发生在昨天,“启程·新春·团圆年”第十四届海上年俗风情展藏品、故事征集会于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内举行。作为一年一度贯穿春节的年俗展,本次展览以过年出行为主题,通过“年货,城市出行记忆”“热爱,新老上海人共庆新年”“春运,赴一场团圆之旅”“旅游,过年的另一种形式”四大板块,向大众呈现与“行”有关的传统年俗、时代风尚。展览现面向市民征集火车票、火车模型、春运照片等藏品以及春节里的出行故事。

    掰着手指数出春运几大难

    1980年,《人民日报》首次提到“春运”一词,用以形容过年前中国人一年一度的大规模返乡潮。这趟过年之行,铁路人最有发言权。昨天前来应征的管晓明,于2014年从铁路上海站退休。“上世纪70年代,坐着货运箱车,车厢里点着小油灯,听着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花了15个小时才从无锡回上海过年。如今坐高铁,一两个小时就到了。”

    管晓明掰着手指数出过往春运几大难:一是买票难。网络售票兴起之前,买票全靠人工操作。每年上海站的春运大厅都像一个大卖场,乘客们带着板凳、毯子,只为买一张回家的票。二是候车难。车站无法满足候车回家的人群,每年除了在南北广场搭建临时棚,还租用地下室,将能站人的地方都利用起来。三是乘车难。春运时几分钟发一趟车,虽然密度堪称全世界之最,但列车一进站,乘客便奔跑涌进车厢,早年有人担心上不去,车窗也成为上下车的出入口。最拥挤时,座位、卧铺底下都躺着人。“身为铁路职工,我们每年都去火车上做‘添乘’当帮手,所以还面临过节难等问题。”

    月票见证公交半世纪变迁

    退休前,张建人曾在提篮桥电车二厂从事计划调度工作。他偏好收藏公交、轮渡票证,兴趣源于自己的工作。“春运时,公交的辛劳丝毫不逊火车。”春运期间,火车站旁尤其要安排更多的公交车,还要配合火车站点接驳乘客。

    张建人收藏的公交月票种类繁多,除市区月票,也有翔敦线、江桥线月票,不仅有普通票、还有学生票。这些公交月票见证了上海公共交通半个世纪的变迁。“月票从1956年到1989年是6元;1990年提价到12元,只有学生票保持原价。”海上年俗风情展策展人周蓓丽介绍,展览将于明年1月11日开幕,市民可登录文化上海云官网等应征,“通过市民参与,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年俗鲜活地行走在生活之中。”(记者 张熠)

    原标题:海上年俗风情展明年1月开幕,现向市民征集“出行”主题藏品和故事

    火车票公交月票见证春运变迁

+1
【纠错】 责任编辑: 吴一航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中国彩灯节在莫斯科开幕
中国彩灯节在莫斯科开幕
上海:冬日暖景
上海:冬日暖景
飞瞰大凉山雪景
飞瞰大凉山雪景
昔日旧厂房 今日“网红”地
昔日旧厂房 今日“网红”地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386193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