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正文

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通过公共艺术唤醒工业灵魂,留住历史记忆

2017年12月15日 11:21:5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2月15日电(李晓丹)近日,一批国外艺术创作团队及知名艺术家进驻宝武集团不锈钢厂区,他们联合上海美术学院的师生,一起在此进行名为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宝钢工业遗存更新与转型”的驻地项目创作,希望用行动传递钢铁精神。

    未来,上海美术学院新校区也将“落户”这块厂区,为遗存厂区带来新的活力。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艺术应多与公众接轨,它的核心在于使人愉悦。如今,碰上工业遗存的转型,美院将以艺术方式唤醒工业活力,留住历史记忆,他也希望未来的美院可以带动周边文化艺术的发展,转型为国际艺术城,成为艺术家的居住区。

    图为艺术创作现场。新华网 发

    公共艺术唤醒工业活力

    “原是高度能源消耗性产业,现在需要寻找新的出路,产业转型方向在哪里?”汪大伟认为,这是驻地项目创作选址于此的原因,他希望通过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宝钢工业遗存更新与转型”驻地创作项目,为“工业遗存”重建与更新提供公共艺术视角下的解决方案,用艺术的语言去展现未来城市的崭新形象,改变城市的精神面貌,并让艺术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在地性艺术创作,服务宝武集团不锈钢厂地块转型开发和城市新产业发展的需要。

    在汪大伟看来,公共艺术在全世界范围尚属新兴学科,缺少研究方法和评判,因此邀请德国、非洲等地艺术团队共同参与项目创作和探讨,多角度研究公共艺术。“比如,德国人治学向来严谨,对艺术的研究具备相对完整的规律和方法,而这些也是我们欠缺的地方,我们的研究生、博士生和他们共同研究探讨,可以使学生们的研究水平快速提高,这也是我们做工业遗址创作项目的另一个目的。”

    汪大伟介绍,去年起,他们就已召集一些院校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在短短20天时间内,创作了300件作品,包括影视、绘画、行为艺术等各种形式。但目前的项目阶段属于“小试牛刀”,整体还是以较小规模进行的。

    图为宝钢工人也参与了艺术创作。新华网 发

    工人参与艺术创作 让艺术“落地”

    “参与性是公共艺术中重要元素之一,艺术应多与公众接轨。”汪大伟介绍,此次宝钢工业遗址驻地创作不仅有国际艺术家和美院师生,宝钢工人也参与到了一些行为艺术表演和艺术作品制作中。

    《铁链》是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于奇赫为了体验宝钢工人的辛勤付出而做的一个行为艺术表演。铁链由68个实心的铁环铸成,极其沉重,整个表演行为就是拖着铁链环绕宝钢的炼钢高炉走一圈,过程持续近一个小时。在行为艺术表演的前后阶段,他分别称量了自己的体重,两次重量对比的细微差异间接反映出拉铁链所消耗的体能。

    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发展研究院项目总监陈志刚说,以往,在工人们的概念里艺术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参与创作之后,他们的观念和自我认知也发生一些变化:开始是保障写生师生的安全服务,后来变成了工业遗存的“创作者”。

    “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就是用艺术的语言和方式去解决公共问题。师生和工人共同创作作品,这也是公共艺术作品在地性的一个关键。”汪大伟说,公共艺术不是艺术家的自娱自乐、卡拉OK,也不是哗众取宠的“道具”,而是希望能够成为人、事、环境的沟通媒介。

    将学院打造成为城市的发展引擎

    为对接城市建设和转型,未来的上海美术学院新校区也将“落户”宝武集团不锈钢厂地块,助力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打造。

    汪大伟介绍,城院融合是上海美术学院的建设理念,“艺术城有个美术学院,美术学院就是艺术城。”从城市形态上,上海美术学院新校区将注重工业遗存、科技发展、艺术教育的融合;在城市业态上,将突出消费需求、文化创意、艺术生产力的融合;在城市社会治理上,将注重校区、社区、街区融为一体,打造没有围墙的校园,建成为与上海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新型美术学院,并与城市发展紧密融合,成为城市的发展引擎。

    据悉,本次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宝钢工业遗存更新与转型”驻地创作项目,系上海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国际学术合作系列项目之一。同期进行的还有“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工作营”之北京大栅栏历史街区更新在地性研究等。

【纠错】 [责任编辑: 梁鸿儒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316136828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