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记者节咋过?来看看这些新闻报道的“黑科技”!
2018-11-08 11:21:34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11月8日是中国第19个记者节,记者是怎样的存在?有人调侃道:地球不爆炸,记者不放假,宇宙不重启,记者不休息。每个风雨兼程的日子里,记者们从世界各地传递或悲或喜的讯息,用理想信念筑守价值底线,于风云激荡中推动社会进步。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闻媒体行业也出现了不少“黑科技”,方便了新闻从业者的工作,增强了受众的体验。11月7日,新华社联合搜狗发布的“AI合成主播”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新华社“AI合成主播”

  在建社87周年之际,新华社联合搜狗7日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全球首个合成新闻主播——“AI合成主播”,运用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克隆”出与真人主播拥有同样播报能力的“分身”。这不仅在全球AI合成领域实现了技术创新和突破,更是在新闻领域开创了实时音视频与AI真人形象合成的先河。

  据介绍,“AI合成主播”是通过提取真人主播新闻播报视频中的声音、唇形、表情动作等特征,运用语音、唇形、表情合成以及深度学习等技术联合建模训练而成。该项技术能够将所输入的中英文文本自动生成相应内容的视频,并确保视频中音频和表情、唇动保持自然一致,展现与真人主播无异的信息传达效果。

  新华社“媒体大脑”MGC(机器生产内容)新闻

  2017年12月26日正式发布的新华社“媒体大脑”,是新华社和阿里巴巴公司共同研发的国内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提供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八大功能,覆盖报道线索、策划、采访、生产、分发、反馈等全新闻链路,一经正式发布就迅速引发业界关注。此间有观察家表示,“媒体大脑”的突破和应用或将为媒体生产端带来无限想象空间,智能时代新闻生产基础设施的变革将大幅提升新闻生产和传播效率。

  今年两会期间,新华社“媒体大脑”从5亿网页中梳理出两会舆情热词,生产发布了全球首条关于两会内容的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2018两会MGC舆情热点》,将人工智能在新闻报道领域的应用推入深度领域。

  新华社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新闻传媒业大力推进与科技的融合。写稿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信息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得到新闻信息机构的青睐。新华社的“快笔小新”、 第一财经的“DT稿王”、《南方都市报》的“小南”、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腾讯财经的Dreamwriter,以及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国外新闻机构应用机器人写稿的消息频频见于媒体,引人瞩目。

 

  2015年11月7日,新华社机器人写稿系统“快笔小新”正式运行。“快笔小新”实现了采编业务与技术手段的深度融合,适用于体育赛事、经济行情、证券信息等快讯、简讯类稿件的写作。

  新华网生物传感机器人

  新华网生物传感智能机器人Star被称作比你自己懂你的生物传感器,当观众戴上传感器设备后观看指定的视频,生物传感智能机器人Star就可以采集他们在观看过程中神经系统变化的一系列数据。

  传感器接收的这些数据相比传统的问卷调查、评分等更加客观,可用于解析观众的关注程度和个体化差异,并以性别、年龄、专业性等作为不同维度去分析。在传媒行业,这些分析结果能帮助媒体人了解到以往难以挖掘的人的真实体验与感受,辅助其完成新闻分析与报道。

  “稿库传图”系统

  “稿库传图”系统,由人民网完全自主研发,快门一按,通过手机自动监控单反相机的拍照、录像行为,将记者在前方拍摄的照片及视频通过Wi-Fi或4G通道即时上传到人民网图片库服务器进行永久存储,后方编辑可在第一时间获取,进行浏览、下载、推荐、发布等操作。

  采访神器柔记

  在央视报道的过程中,一款黑色的智能手写本出镜率颇高,这款应用了柔性传感技术的“黑科技”手写本柔记,普通笔芯在普通纸写下的字能在手机屏幕上实时同步,还能一键生成短片。

  “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台

  “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台,是光明网为2017年两会打造的一套全媒体报道单兵作战“神器”。整个设备重达30斤,集新闻信息采集、发布于一体,现场只需一名记者即可快速实现视频、全景、VR等内容的同步直播与录制。(新华网综合)

  

+1
【纠错】 责任编辑: 编辑:丁宇飞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洛阳发现西汉大墓
洛阳发现西汉大墓
悬崖上的建筑——探访恒山悬空寺
悬崖上的建筑——探访恒山悬空寺
“戒欺”:一家百年老店的坚守与创新
“戒欺”:一家百年老店的坚守与创新
走进首届进博会汽车展
走进首届进博会汽车展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368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