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一线故事】青海油田:改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精神
2018-12-03 10:08:32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在青海油田钻井队,搬家是常态,井在哪儿,就扛起行囊在哪儿开钻。40年来,技术在进步,但“越是艰苦,越要奋斗奉献,越要创造价值”的柴达木石油精神代代相传。

    王建修:“建设20个大庆”的梦想

    1978年春末,背着一个挎包,王建修从绿色军营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来到盐滩戈壁的柴达木盆地从事钻井工作。

    狮子山、油砂山、冷湖、尕斯库勒……有油田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那个时候我们钻井队有100多人,钻一口井要3至6个月,前期搬家、搭建设备需要十几天。住的是帐篷,6人一间,除了木板支起来的床,空间十分狭小,过冬的时候,就在帐篷空地上挖坑烧油渣子取暖。”

    “1980年,在尕斯库勒跃深九井,我们先后战胜了三次大的井喷。每次抢险几乎是几天几夜连轴转,整天泡在油水中,饿了啃口干馍,渴了喝点冷水,就是这样,大家没有一个人抱怨的。大家都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以实际行动在找到西部大油田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回忆着钻井的那段青春岁月,年过六十的王建修眼中满是自豪。

    回忆钻井往事,王建修说起了1980年初春尕斯库勒跃深探32井开钻的事情。

    “当时,我们已经做好了钻井前的准备工作,但在开钻前一天晚上,突然刮起了大风,身上穿的棉工衣被刮来的沙子打得啪啪作响,帐篷也被吹到钻井队两公里以外的地方,整个天要被黑风刮翻一样。”即使如此,王建修和队友们心中最惦记的还是“要开钻的井怎么样了?”

    “那天晚上,全队人员身陷狂风弥漫之中,驻守在井边一整晚做保井工作。开钻准备,确保能准时开钻。”随着王建修的讲述,记者跟着这位老钻井工的思绪回到那个风沙弥漫的夜晚,一群钻井工人团结一致,在风沙中保卫着即将开钻的跃深探32井。

    “上午9点整,我们钻井队担负的跃深探32井在鞭炮声中开钻。上午10点,钻井指挥部的领导来到了井场,带来了两片冻猪肉,慰问我们。”王建修眼中难掩激动地说,“跃深探32井顺利开钻,我们非常激动,心里更加坚定了拿下大油田的决心和信心。那时,队上的‘音乐家’老胡就在井场上带领大家唱起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特欢乐。”

    歌声在尕斯库勒湖畔的瀚海戈壁飘扬,石油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永远在这片土地上。

    赵隆珍:开钻了就不能停

    踏着青海油田先辈的足迹,记者深入柴达木盆地腹地,来到了涩北气田。

    11月25日午夜,涩北气田40539钻井队的钻井现场灯火通明,钻机在涩聂湖边的盐碱滩上轰鸣。进入冬季,涩北的夜晚气温已经达到零下17摄氏度,在井场上即使穿着棉袄也能感到刺骨的寒风。

    40539钻井队副队长赵隆珍是一位老钻工,在柴达木钻了200多口井,年过三十的他脸上布满风霜。跟随他的脚步,记者来到了正在开钻的钻井台上。

    接近钻井台,轰鸣的机械声在耳边作响,泥浆的味道充斥着嗅觉,而钻井队的工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环境,坚守自己的岗位。

    与王建修老人钻井时不同,经过40年的变化,现在钻井队基本是机械化操作,数字化程度高,钻一口井只需要二十几天。

    “现在这口井已经钻了18天,钻到2279米,按照预测深度已经钻完了,现在要做的是固井。因为钻井要一气呵成,一旦开钻就不能停止,全队有37个人,两班倒,一个班的配制11个人。”赵隆珍说。

    在距离钻井台200米的驻地,活动板房组成的小院在深夜更是寂静,刚刚轮班休息的队员已经睡下,只有值班室的灯亮着,墙上贴着安全警示语。

    赵隆珍说:“钻井队员心里把安全放在首位。确保个人工作安全,为了家人,也为了钻更多的井。”

    采访中,记者与赵隆珍聊起了他钻井工的从业生涯。

    “2006年,朋友告诉我钻井队要招工,我就报名了,坐上车一路越走越荒凉,终于在花土沟落地走上了钻井台。”赵隆珍说。

    走上钻井台,赵隆珍一干就是12年,辗转花土沟、冷湖、涩北,赵隆珍从一名外雇工成为了正式工,并当上了副队长。

    “从站上钻井台的那一刻开始,自己好像钻机一样,从没想过停下。”赵隆珍说,刚来的时候是为了挣钱,但干着干着,对钻机、身边的兄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油田工作十几年,自己也被青海石油人的精神感染了,就像钻机开钻了就不能停一样,担负着石油人的使命。”赵隆珍说。(李增平)

+1
【纠错】 责任编辑: 潘彬彬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2019年“国考”开考
2019年“国考”开考
天空之眼瞰百色
天空之眼瞰百色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杭州:满城枫情
杭州:满城枫情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3798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