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青海牛平台”为打造“世界牦牛之都”保驾护航
2018-05-16 09:31:00 来源: 青海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2012年,我省投入1000万元,正式搭建启动10个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

    平台集合了科研、推广和示范3个功能,涵盖了省、县、户三个层级。平台紧紧围绕我省特色产业,站在产业发展前沿,转方式、调结构,创新体制、整合资源,为全省农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凝聚科研、教学、推广、生产及畜产品加工等各方面的技术力量,形成团队优势,以主导品种青海高原牦牛、大通牦牛、中国荷斯坦牛、杂种肉牛的产前、产中、产后生产链条为主线,大力开展牛产业技术研发、熟化、示范、推广,基本形成全产业链覆盖。

    技术转化研发成效显著

    四月末的大通种牛场,满眼春色,清新的空气中透着缕缕寒意。在种牛场育种二大队饲养员李梅花家的饲养棚里,李梅花正在给成年母牛补饲。母牛正在舔食的一种砖形饲料,很引人注意。李梅花告诉我们,“这是盐砖补饲,也叫矿物舔砖,牛儿通过舔砖能补充营养,加快生长速度。”

    “舔砖是把反刍动物像牛和羊等需要的微量元素凝固,做成砖形饲料,动物通过自由舔食摄入营养成分,能明显改善健康状况,主要针对高寒地区的冷季补饲。”省家畜改良中心主任、原牛平台大通牛场基地主任冯宇诚介绍。

    据了解,大通种牛场作为牛产业平台省级技术转化基地,主要职责是牛产业实用科技成果的引进、中试、熟化、转化工作。平台上的一些技术就在种牛场试验、推广,最早的就是牦牛冷季补饲。

    “冷季补饲就是从头年的11月底到第二年5月底青草长出来的时候,我们补饲出发点是给母牛补营养。饲料配方是全价配合饲料,里面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各种营养物质齐全、比例平衡。通过冷季营养补饲,母牦牛的繁殖性能提高了5%-20%,每户母牦牛均出现了一年一产的好情况。”牛产业平台首席科学家、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院长刘书杰解释。

    冯宇诚告诉我们,刚开始给牦牛补饲的时候,技术人员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力。以前在牧区从没有给牦牛喂过饲料,毕竟牦牛吃料是破天荒的事情。“但通过补饲,我们发现,在种牛场繁殖率可以提高10%,原来我们是64%的繁殖率,通过冷季补饲,我们将繁殖率提高到了75%,这样,年产率提高了,补饲效果非常明显,病少了,死亡率也降低了。通过补饲还可以对成年母牛的营养进行调控,母牛第二年产犊、断奶之后进行补饲,母牛营养水平高了,就可以缩短发情期,达到一年一胎。这项技术对牦牛一年一胎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冯宇诚说。

    “我们把冬季补饲这一成果拿到共和、海晏、刚察、乌兰的牦牛养殖基地进行推广,人工数据就是在这几个点上搞的,技术也是我们种牛场指导的,而且每年要组织这几个县的牧户到牛场参观,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技术扶持,这就为现在海晏、刚察等地的牦牛高效养殖打好了基础。”冯宇诚补充。

    “很明显的是,通过对放牧家畜进行冷季营养补饲,连续两年在12月份出现了还能出售酸奶的好情况。按平均30头母牛算,一天能出售1-2桶,每桶2.5公斤,每桶就能有50-60元的收入,经济效益显著。”刘书杰开心地算着账。

    “通过平台这几年的技术推广,我深深地感觉到,原先不管怎么跟老百姓说给牛补饲,可以提高牛的繁殖率,减少疾病,老百姓都不接受,而现在这项技术,全省已经普遍接受并推广开来。”刘书杰感慨。

    建立在海晏县的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园的牦牛养殖基地,是牛产业平台省级产业技术转化基地之一。

    时间回溯到2017年8月底。在基地的养殖区,省牧科院的几名研究生正在做牦牛的饲料分析试验。

    “这32头环湖牦牛分成16组,共16种饲料,两头牛一组喂同种饲料,是为了有个比对,试验主要是通过梯度饲喂,每天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看干物质、有机物质、能量和蛋白质的消化代谢、营养平衡情况。”研究生小刘告诉我们。

    基地负责人赵索南介绍,基地支撑高寒草地生态畜牧业开展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的设施条件均具备,主要功能是展示示范、辐射带动、科技孵化、良种选育、技术培训等。通过试验示范基地引领,建立起符合当地牛产业发展的生产体系、市场体系、标准体系和品牌体系,不断提升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水平。

    省农牧厅科技处处长熊进宁认为,“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在产业发展中定位准确,与科技创新平台五年规划紧密衔接,达到了科技助推产业发展的目标,为产业发展起到了应有的科技支撑作用。”

    据悉,牛产业平台自启动以来,多次对接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引入奶牛犊牛早期断奶关键技术、牦牛衣原体防治技术研究、新型饲料资源开发等相关技术。平台对接县由最初的五县(海晏县、刚察县、天峻县、共和县、玉树县)一牛(牦牛),逐步扩大至目前的18县市,牦牛、奶牛、肉牛全覆盖,初步形成牦牛、奶牛、肉牛相关产业带布局。为引导推进我省牛产业发展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推广带头作用。

    2016年,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提出的“牦牛适度补饲、牦牛高效繁殖和牦牛寄生虫病防治”3项技术成功入选农业部主推技术目录,已在全国牦牛产区推广应用。

    省农牧厅党组成员、首席兽医师孙应祥对记者说:“这3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有效引导牦牛产业发展的方向,提高牦牛养殖技术含量,支撑高寒牧区牦牛产业发展新模式的内在需要。该目录中的有关牦牛的三项关键技术全部由我省提出,充分说明了牛平台相关科研团队在牦牛研发领域的实力,与全国同行相比,若按省份与畜种平均,能够入选三项,实属不易。也体现了牛平台牦牛主推技术导向将由单一向集成转变。”

    “主推技术虽然集成了,但在应用上更加强调技术的可操作性,更加注重应用技术的系统性、配套性,尤其是技术的轻简化,便于基层、养殖合作社、养殖企业、牧民等应用。”刘书杰说。

    科技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牛患炭疽病应及时注射抗炭疽血清,一般成年牛需每天注射一次,用量200-300毫升,可以先在皮下少量注射,如果没有不良反应后再把药全部注入到静脉。”

    “难产原因是牛胎儿过大。胎儿的姿势不正,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均衡等都会引起母牛难产。一旦发现母牛在分娩过程中情况不对,就要时刻注意,专人看管……”

    “调配饲料时,小麦秸秆与青稞秸秆或青贮玉米秸以25:75比例组合较为合适,小麦秸秆与豌豆秸秆或油菜秸秆以50:50比例组合较为合适……”

    这种针对养殖环节中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养殖技术要点的培训,还有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在省级牛产业平台专家柴沙驼、马双青、张君等人的记忆中,已经数不清了。

    “专家们对我们的培训,尤其是到我们牧民的家里和牛群中来,手把手地教我们,让我们真正弄明白了牦牛养殖技术方面的一些难题,这对我们牧民群众来说真的很实用。”祁连县野牛沟乡牧民代吉扎西感触很深。

    野牛沟合作社牦牛培育基地的牧民多多说起专家们的服务,也满是感激,“以前牛犊出生断脐时,特别容易感染生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专家们来了之后,告诉我牛犊在卧地休息时有时候脐带沾上粪便、脏水,也容易感染发炎。他们教我把脐带周边的皮毛剪掉,再消毒,涂抹碘酒和其它消炎的药,之后再用绷带包扎……”

    在大通县畜牧兽医站站长赵志刚看来,牛产业三级平台启动以来,把科学技术带到牛圈中去,确保了养殖户能将学到的技术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并产生效益,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培训学习的好处。

    “牛产业三级平台启动后,养殖户们将遇到的问题反映给我们的技术员,技术员又将问题反映给县里的产业技术首席,技术首席再直接找到省里的专家解决。这个平台,把养殖户反映问题的路径给打通了,专家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提高了。”赵志刚说。

    按照良种、良法、良医、加工、产业发展规划的思路,牛产业平台设立了遗传育种与繁殖、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治、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和产业发展5个功能研究室,有5个省级产业技术转化基地及25处技术示范基地。县级平台由重点产业对接县和技术指导县组成,应用平台由各科技示范户组成。

    “原来县里没有意识主动来找我们专家,我们专家也常年埋首论文和实验室,没有主动下去指导的意识。现在有了三级平台,就相当于将科技转化的路直接铺到了我们专家的脚下,只需要对接县里的产业首席,就能转化成果。可以说,农牧业的科技转化,有了一条‘快车道’。”刘书杰表示。

    动物产品加工及质量控制功能室主任靳义超告诉记者,平台还对接了12家企业,实施科技服务,实现了平台的“研企”对接,全部签订合作协议,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切实帮助企业增强发展的支撑力度与开展科技创新的潜力。

    为便于开展对接工作,增加对接的时效性、长期性,牛平台制作并发放了牦牛组、奶牛组、肉牛级三个牛种的岗位专家技术服务卡,县级平台和示范户可根据技术需求,直接同对应的专家电话联系。同时,通过组建的QQ群,“青海牛平台”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平台与对接县保持了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

    “平台的工作就是解决牛产业示范户在生产中亟需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生产潜能、加速畜群周转、减少草场载畜量、减轻草场压力,使养殖户在生产经营中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同时科技意识和养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熊进宁说。

    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16年8月,针对门源回族自治县苏吉湾村一组牦牛群中发生疑似牛病毒腹泻病,已出现死亡情况,牛平台岗位专家们紧急出动,联合诊断,找出了病因,减少农牧民的损失……

    2017年5月,乌兰县部分养殖场和合作社出现母牛难产、犊牛腹泻等疾病问题,平台岗位专家紧急赶赴过去,对母牛难产、中毒、脱毛、异食癖、流产,犊牛腹泻等疾病进行紧急调查。调查结果很快出来:母牛异食癖和牛场乳房炎发病率都很高,犊牛腹泻情况也较严重。针对调查情况,平台专家们查找出了病因,分阶段进行重点防治……

    “无论发生何种疾病,我们平台的专家都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找疾病的发生、流行原因,采取各种防治措施。赴对接县开展牛重大病、普通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临床病防治技术培训和示范指导工作,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在平台疾病防治功能研究室岗位专家张寿心里,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是自己和团队义不容辞的责任。刘书杰介绍,按照“预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平台成立以来,立足实际,不断创新,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开展基因工程疫苗防治牦牛包虫病试验、牦牛衣原体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牛内外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示范、奶牛流产性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防治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平台五年累计采集检测牛血清样品87356份,基本摸清了牛主要疾病的发病和流行情况,掌握了主要疾病的发病底数,明确了重点防控的动物疾病种类。通过主推技术的推广,降低了疾病的危害,五年累计推广防治牛1749.19万头次,主要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而这些疾病得到控制的同时,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我们仅以寄生虫病防治为例。寄生虫病防治的成功,使幼年牛保活率提高1.46个百分点,牛毛产量每头增加0.02公斤。幼年牛每万头新增总产值20.56万元,每万头新增纯收益就达19.85万元。三年时间里,全省共推广幼年牛550多万头,经济效益达1900多万元。还有衣原体病、奶牛乳房炎防治的成功,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刘书杰分析。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牛产业平台在保障牦牛产业的稳定发展、为打造“世界牦牛之都”品牌保驾护航的能力不断提升。

+1
【纠错】 责任编辑: 尤莉灵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杭州:西湖小鸳鸯诞生第4窝
杭州:西湖小鸳鸯诞生第4窝
“巨型发光人偶”亮相沈阳
“巨型发光人偶”亮相沈阳
贵州武警开展抗洪抢险应急演练
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正式投用
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正式投用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83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