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阳光洒在脸上,也照进心里
2017-12-03 12:23:26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图片故事)(1)地震灾后重生故事:阳光洒在脸上,也照进心里 

  这是谢维礼老人站在鲁甸县龙头山镇灰街子集中安置点的救灾帐篷前(2014年9月3日摄)。坐在村口的木亭里,望着新集镇上楼群拔地而起,沐浴着阳光和村邻们谈谈天……这是66岁的谢维礼老人近两年来每天坚持的习惯。身后不远处是他的新家。 那里,集镇街道早已告别泥泞,街上人来人往,喧嚷热闹…… 看着家乡的模样越变越好,谢维礼老人脸上的笑容日渐多了,但他偶尔仍会想起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瞬间山石崩落、地动山摇。地震那天,他正和从四川回来帮忙采花椒的两个女儿、四个外孙一起在山上忙活着。突然,山体左摇右晃,巨石从山上滚落,碾过正在树下的女儿和外孙,六名亲人当场遇难。年过六旬,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灾祸从天而降,谢维礼老人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毕竟都是活生生的亲人啊,刚才还和你好好说着话,转眼就没了声息。”他低头喃喃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震灾降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帮助让他坚强起来,他抹去眼角的泪珠,在地震临时安置点里忙碌起来,搬水、抬粮,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更好地活下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 眼下,曾经残垣断壁的废墟被砖混结构的小楼取代,泥泞不堪的山坡上修起了平坦的广场,站在村口的木亭里,崭新的集镇一览无余…… 骡马口社区、甘家寨社区、龙泉中学……随着震后重建工作圆满收官,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迎来了涅槃。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图片故事)(2)地震灾后重生故事:阳光洒在脸上,也照进心里

  这是谢维礼老人(左三)在鲁甸县龙头山镇的集中安置点排队打饭(2014年8月13日摄)。坐在村口的木亭里,望着新集镇上楼群拔地而起,沐浴着阳光和村邻们谈谈天……这是66岁的谢维礼老人近两年来每天坚持的习惯。身后不远处是他的新家。 那里,集镇街道早已告别泥泞,街上人来人往,喧嚷热闹…… 看着家乡的模样越变越好,谢维礼老人脸上的笑容日渐多了,但他偶尔仍会想起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瞬间山石崩落、地动山摇。地震那天,他正和从四川回来帮忙采花椒的两个女儿、四个外孙一起在山上忙活着。突然,山体左摇右晃,巨石从山上滚落,碾过正在树下的女儿和外孙,六名亲人当场遇难。年过六旬,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灾祸从天而降,谢维礼老人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毕竟都是活生生的亲人啊,刚才还和你好好说着话,转眼就没了声息。”他低头喃喃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震灾降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帮助让他坚强起来,他抹去眼角的泪珠,在地震临时安置点里忙碌起来,搬水、抬粮,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更好地活下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 眼下,曾经残垣断壁的废墟被砖混结构的小楼取代,泥泞不堪的山坡上修起了平坦的广场,站在村口的木亭里,崭新的集镇一览无余…… 骡马口社区、甘家寨社区、龙泉中学……随着震后重建工作圆满收官,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迎来了涅槃。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图片故事)(3)地震灾后重生故事:阳光洒在脸上,也照进心里

  这是谢维礼老人在鲁甸县龙头山镇的集中安置点安慰一名家中有亲人在地震中遇难的邻居小女孩(2014年8月13日摄)。坐在村口的木亭里,望着新集镇上楼群拔地而起,沐浴着阳光和村邻们谈谈天……这是66岁的谢维礼老人近两年来每天坚持的习惯。身后不远处是他的新家。 那里,集镇街道早已告别泥泞,街上人来人往,喧嚷热闹…… 看着家乡的模样越变越好,谢维礼老人脸上的笑容日渐多了,但他偶尔仍会想起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瞬间山石崩落、地动山摇。地震那天,他正和从四川回来帮忙采花椒的两个女儿、四个外孙一起在山上忙活着。突然,山体左摇右晃,巨石从山上滚落,碾过正在树下的女儿和外孙,六名亲人当场遇难。年过六旬,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灾祸从天而降,谢维礼老人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毕竟都是活生生的亲人啊,刚才还和你好好说着话,转眼就没了声息。”他低头喃喃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震灾降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帮助让他坚强起来,他抹去眼角的泪珠,在地震临时安置点里忙碌起来,搬水、抬粮,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更好地活下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 眼下,曾经残垣断壁的废墟被砖混结构的小楼取代,泥泞不堪的山坡上修起了平坦的广场,站在村口的木亭里,崭新的集镇一览无余…… 骡马口社区、甘家寨社区、龙泉中学……随着震后重建工作圆满收官,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迎来了涅槃。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图片故事)(4)地震灾后重生故事:阳光洒在脸上,也照进心里

  这是谢维礼老人在鲁甸县龙头山镇的临时救灾帐篷内难过落泪(2014年8月10日摄)。坐在村口的木亭里,望着新集镇上楼群拔地而起,沐浴着阳光和村邻们谈谈天……这是66岁的谢维礼老人近两年来每天坚持的习惯。身后不远处是他的新家。 那里,集镇街道早已告别泥泞,街上人来人往,喧嚷热闹…… 看着家乡的模样越变越好,谢维礼老人脸上的笑容日渐多了,但他偶尔仍会想起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瞬间山石崩落、地动山摇。地震那天,他正和从四川回来帮忙采花椒的两个女儿、四个外孙一起在山上忙活着。突然,山体左摇右晃,巨石从山上滚落,碾过正在树下的女儿和外孙,六名亲人当场遇难。年过六旬,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灾祸从天而降,谢维礼老人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毕竟都是活生生的亲人啊,刚才还和你好好说着话,转眼就没了声息。”他低头喃喃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震灾降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帮助让他坚强起来,他抹去眼角的泪珠,在地震临时安置点里忙碌起来,搬水、抬粮,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更好地活下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 眼下,曾经残垣断壁的废墟被砖混结构的小楼取代,泥泞不堪的山坡上修起了平坦的广场,站在村口的木亭里,崭新的集镇一览无余…… 骡马口社区、甘家寨社区、龙泉中学……随着震后重建工作圆满收官,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迎来了涅槃。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图片故事)(5)地震灾后重生故事:阳光洒在脸上,也照进心里

  这是谢维礼老人在自家被震毁的废墟上黯然神伤(2014年8月13日摄)。坐在村口的木亭里,望着新集镇上楼群拔地而起,沐浴着阳光和村邻们谈谈天……这是66岁的谢维礼老人近两年来每天坚持的习惯。身后不远处是他的新家。 那里,集镇街道早已告别泥泞,街上人来人往,喧嚷热闹…… 看着家乡的模样越变越好,谢维礼老人脸上的笑容日渐多了,但他偶尔仍会想起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瞬间山石崩落、地动山摇。地震那天,他正和从四川回来帮忙采花椒的两个女儿、四个外孙一起在山上忙活着。突然,山体左摇右晃,巨石从山上滚落,碾过正在树下的女儿和外孙,六名亲人当场遇难。年过六旬,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灾祸从天而降,谢维礼老人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毕竟都是活生生的亲人啊,刚才还和你好好说着话,转眼就没了声息。”他低头喃喃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震灾降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帮助让他坚强起来,他抹去眼角的泪珠,在地震临时安置点里忙碌起来,搬水、抬粮,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更好地活下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 眼下,曾经残垣断壁的废墟被砖混结构的小楼取代,泥泞不堪的山坡上修起了平坦的广场,站在村口的木亭里,崭新的集镇一览无余…… 骡马口社区、甘家寨社区、龙泉中学……随着震后重建工作圆满收官,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迎来了涅槃。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图片故事)(6)地震灾后重生故事:阳光洒在脸上,也照进心里

  这是谢维礼老人干完农活后走在回家的路上(2015年7月30日摄)。坐在村口的木亭里,望着新集镇上楼群拔地而起,沐浴着阳光和村邻们谈谈天……这是66岁的谢维礼老人近两年来每天坚持的习惯。身后不远处是他的新家。 那里,集镇街道早已告别泥泞,街上人来人往,喧嚷热闹…… 看着家乡的模样越变越好,谢维礼老人脸上的笑容日渐多了,但他偶尔仍会想起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瞬间山石崩落、地动山摇。地震那天,他正和从四川回来帮忙采花椒的两个女儿、四个外孙一起在山上忙活着。突然,山体左摇右晃,巨石从山上滚落,碾过正在树下的女儿和外孙,六名亲人当场遇难。年过六旬,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灾祸从天而降,谢维礼老人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毕竟都是活生生的亲人啊,刚才还和你好好说着话,转眼就没了声息。”他低头喃喃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震灾降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帮助让他坚强起来,他抹去眼角的泪珠,在地震临时安置点里忙碌起来,搬水、抬粮,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更好地活下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 眼下,曾经残垣断壁的废墟被砖混结构的小楼取代,泥泞不堪的山坡上修起了平坦的广场,站在村口的木亭里,崭新的集镇一览无余…… 骡马口社区、甘家寨社区、龙泉中学……随着震后重建工作圆满收官,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迎来了涅槃。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图片故事)(7)地震灾后重生故事:阳光洒在脸上,也照进心里

  这是谢维礼老人在自家的花椒地里劳作(2015年7月30日摄)。坐在村口的木亭里,望着新集镇上楼群拔地而起,沐浴着阳光和村邻们谈谈天……这是66岁的谢维礼老人近两年来每天坚持的习惯。身后不远处是他的新家。 那里,集镇街道早已告别泥泞,街上人来人往,喧嚷热闹…… 看着家乡的模样越变越好,谢维礼老人脸上的笑容日渐多了,但他偶尔仍会想起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瞬间山石崩落、地动山摇。地震那天,他正和从四川回来帮忙采花椒的两个女儿、四个外孙一起在山上忙活着。突然,山体左摇右晃,巨石从山上滚落,碾过正在树下的女儿和外孙,六名亲人当场遇难。年过六旬,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灾祸从天而降,谢维礼老人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毕竟都是活生生的亲人啊,刚才还和你好好说着话,转眼就没了声息。”他低头喃喃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震灾降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帮助让他坚强起来,他抹去眼角的泪珠,在地震临时安置点里忙碌起来,搬水、抬粮,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更好地活下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 眼下,曾经残垣断壁的废墟被砖混结构的小楼取代,泥泞不堪的山坡上修起了平坦的广场,站在村口的木亭里,崭新的集镇一览无余…… 骡马口社区、甘家寨社区、龙泉中学……随着震后重建工作圆满收官,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迎来了涅槃。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图片故事)(8)地震灾后重生故事:阳光洒在脸上,也照进心里

  这是谢维礼老人在鲁甸县龙头山镇新建成的小区内散步(2016年8月2日摄)。坐在村口的木亭里,望着新集镇上楼群拔地而起,沐浴着阳光和村邻们谈谈天……这是66岁的谢维礼老人近两年来每天坚持的习惯。身后不远处是他的新家。 那里,集镇街道早已告别泥泞,街上人来人往,喧嚷热闹…… 看着家乡的模样越变越好,谢维礼老人脸上的笑容日渐多了,但他偶尔仍会想起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瞬间山石崩落、地动山摇。地震那天,他正和从四川回来帮忙采花椒的两个女儿、四个外孙一起在山上忙活着。突然,山体左摇右晃,巨石从山上滚落,碾过正在树下的女儿和外孙,六名亲人当场遇难。年过六旬,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灾祸从天而降,谢维礼老人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毕竟都是活生生的亲人啊,刚才还和你好好说着话,转眼就没了声息。”他低头喃喃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震灾降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帮助让他坚强起来,他抹去眼角的泪珠,在地震临时安置点里忙碌起来,搬水、抬粮,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更好地活下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 眼下,曾经残垣断壁的废墟被砖混结构的小楼取代,泥泞不堪的山坡上修起了平坦的广场,站在村口的木亭里,崭新的集镇一览无余…… 骡马口社区、甘家寨社区、龙泉中学……随着震后重建工作圆满收官,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迎来了涅槃。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图片故事)(9)地震灾后重生故事:阳光洒在脸上,也照进心里

  这是谢维礼老人(左)在邻居家新建成的小楼内聊天(2016年8月2日摄)。坐在村口的木亭里,望着新集镇上楼群拔地而起,沐浴着阳光和村邻们谈谈天……这是66岁的谢维礼老人近两年来每天坚持的习惯。身后不远处是他的新家。 那里,集镇街道早已告别泥泞,街上人来人往,喧嚷热闹…… 看着家乡的模样越变越好,谢维礼老人脸上的笑容日渐多了,但他偶尔仍会想起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瞬间山石崩落、地动山摇。地震那天,他正和从四川回来帮忙采花椒的两个女儿、四个外孙一起在山上忙活着。突然,山体左摇右晃,巨石从山上滚落,碾过正在树下的女儿和外孙,六名亲人当场遇难。年过六旬,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灾祸从天而降,谢维礼老人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毕竟都是活生生的亲人啊,刚才还和你好好说着话,转眼就没了声息。”他低头喃喃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震灾降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帮助让他坚强起来,他抹去眼角的泪珠,在地震临时安置点里忙碌起来,搬水、抬粮,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更好地活下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 眼下,曾经残垣断壁的废墟被砖混结构的小楼取代,泥泞不堪的山坡上修起了平坦的广场,站在村口的木亭里,崭新的集镇一览无余…… 骡马口社区、甘家寨社区、龙泉中学……随着震后重建工作圆满收官,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迎来了涅槃。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图片故事)(10)地震灾后重生故事:阳光洒在脸上,也照进心里

  这是谢维礼老人在鲁甸县龙头山镇自家的新居旁眺望远方,远处是地震恢复重建后新建成的楼群(11月29日摄)。坐在村口的木亭里,望着新集镇上楼群拔地而起,沐浴着阳光和村邻们谈谈天……这是66岁的谢维礼老人近两年来每天坚持的习惯。身后不远处是他的新家。 那里,集镇街道早已告别泥泞,街上人来人往,喧嚷热闹…… 看着家乡的模样越变越好,谢维礼老人脸上的笑容日渐多了,但他偶尔仍会想起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瞬间山石崩落、地动山摇。地震那天,他正和从四川回来帮忙采花椒的两个女儿、四个外孙一起在山上忙活着。突然,山体左摇右晃,巨石从山上滚落,碾过正在树下的女儿和外孙,六名亲人当场遇难。年过六旬,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灾祸从天而降,谢维礼老人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毕竟都是活生生的亲人啊,刚才还和你好好说着话,转眼就没了声息。”他低头喃喃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震灾降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帮助让他坚强起来,他抹去眼角的泪珠,在地震临时安置点里忙碌起来,搬水、抬粮,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更好地活下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 眼下,曾经残垣断壁的废墟被砖混结构的小楼取代,泥泞不堪的山坡上修起了平坦的广场,站在村口的木亭里,崭新的集镇一览无余…… 骡马口社区、甘家寨社区、龙泉中学……随着震后重建工作圆满收官,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迎来了涅槃。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图片故事)(11)地震灾后重生故事:阳光洒在脸上,也照进心里

  这是谢维礼老人在自家的新居旁(11月29日摄)。坐在村口的木亭里,望着新集镇上楼群拔地而起,沐浴着阳光和村邻们谈谈天……这是66岁的谢维礼老人近两年来每天坚持的习惯。身后不远处是他的新家。 那里,集镇街道早已告别泥泞,街上人来人往,喧嚷热闹…… 看着家乡的模样越变越好,谢维礼老人脸上的笑容日渐多了,但他偶尔仍会想起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瞬间山石崩落、地动山摇。地震那天,他正和从四川回来帮忙采花椒的两个女儿、四个外孙一起在山上忙活着。突然,山体左摇右晃,巨石从山上滚落,碾过正在树下的女儿和外孙,六名亲人当场遇难。年过六旬,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灾祸从天而降,谢维礼老人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毕竟都是活生生的亲人啊,刚才还和你好好说着话,转眼就没了声息。”他低头喃喃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震灾降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帮助让他坚强起来,他抹去眼角的泪珠,在地震临时安置点里忙碌起来,搬水、抬粮,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更好地活下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 眼下,曾经残垣断壁的废墟被砖混结构的小楼取代,泥泞不堪的山坡上修起了平坦的广场,站在村口的木亭里,崭新的集镇一览无余…… 骡马口社区、甘家寨社区、龙泉中学……随着震后重建工作圆满收官,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迎来了涅槃。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图片故事)(12)地震灾后重生故事:阳光洒在脸上,也照进心里

  这是谢维礼老人在自家的新居门口露出笑容(11月29日摄)。坐在村口的木亭里,望着新集镇上楼群拔地而起,沐浴着阳光和村邻们谈谈天……这是66岁的谢维礼老人近两年来每天坚持的习惯。身后不远处是他的新家。 那里,集镇街道早已告别泥泞,街上人来人往,喧嚷热闹…… 看着家乡的模样越变越好,谢维礼老人脸上的笑容日渐多了,但他偶尔仍会想起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瞬间山石崩落、地动山摇。地震那天,他正和从四川回来帮忙采花椒的两个女儿、四个外孙一起在山上忙活着。突然,山体左摇右晃,巨石从山上滚落,碾过正在树下的女儿和外孙,六名亲人当场遇难。年过六旬,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灾祸从天而降,谢维礼老人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毕竟都是活生生的亲人啊,刚才还和你好好说着话,转眼就没了声息。”他低头喃喃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震灾降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帮助让他坚强起来,他抹去眼角的泪珠,在地震临时安置点里忙碌起来,搬水、抬粮,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更好地活下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 眼下,曾经残垣断壁的废墟被砖混结构的小楼取代,泥泞不堪的山坡上修起了平坦的广场,站在村口的木亭里,崭新的集镇一览无余…… 骡马口社区、甘家寨社区、龙泉中学……随着震后重建工作圆满收官,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迎来了涅槃。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图片故事)(13)地震灾后重生故事:阳光洒在脸上,也照进心里

  这是谢维礼老人在自家的新居旁(11月29日摄)。坐在村口的木亭里,望着新集镇上楼群拔地而起,沐浴着阳光和村邻们谈谈天……这是66岁的谢维礼老人近两年来每天坚持的习惯。身后不远处是他的新家。 那里,集镇街道早已告别泥泞,街上人来人往,喧嚷热闹…… 看着家乡的模样越变越好,谢维礼老人脸上的笑容日渐多了,但他偶尔仍会想起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瞬间山石崩落、地动山摇。地震那天,他正和从四川回来帮忙采花椒的两个女儿、四个外孙一起在山上忙活着。突然,山体左摇右晃,巨石从山上滚落,碾过正在树下的女儿和外孙,六名亲人当场遇难。年过六旬,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灾祸从天而降,谢维礼老人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毕竟都是活生生的亲人啊,刚才还和你好好说着话,转眼就没了声息。”他低头喃喃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震灾降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帮助让他坚强起来,他抹去眼角的泪珠,在地震临时安置点里忙碌起来,搬水、抬粮,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更好地活下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 眼下,曾经残垣断壁的废墟被砖混结构的小楼取代,泥泞不堪的山坡上修起了平坦的广场,站在村口的木亭里,崭新的集镇一览无余…… 骡马口社区、甘家寨社区、龙泉中学……随着震后重建工作圆满收官,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迎来了涅槃。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图片故事)(14)地震灾后重生故事:阳光洒在脸上,也照进心里

  这是鲁甸县龙头山镇中心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为谢维礼老人(中)测量血压(11月29日摄)。坐在村口的木亭里,望着新集镇上楼群拔地而起,沐浴着阳光和村邻们谈谈天……这是66岁的谢维礼老人近两年来每天坚持的习惯。身后不远处是他的新家。 那里,集镇街道早已告别泥泞,街上人来人往,喧嚷热闹…… 看着家乡的模样越变越好,谢维礼老人脸上的笑容日渐多了,但他偶尔仍会想起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瞬间山石崩落、地动山摇。地震那天,他正和从四川回来帮忙采花椒的两个女儿、四个外孙一起在山上忙活着。突然,山体左摇右晃,巨石从山上滚落,碾过正在树下的女儿和外孙,六名亲人当场遇难。年过六旬,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灾祸从天而降,谢维礼老人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毕竟都是活生生的亲人啊,刚才还和你好好说着话,转眼就没了声息。”他低头喃喃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震灾降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帮助让他坚强起来,他抹去眼角的泪珠,在地震临时安置点里忙碌起来,搬水、抬粮,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更好地活下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 眼下,曾经残垣断壁的废墟被砖混结构的小楼取代,泥泞不堪的山坡上修起了平坦的广场,站在村口的木亭里,崭新的集镇一览无余…… 骡马口社区、甘家寨社区、龙泉中学……随着震后重建工作圆满收官,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迎来了涅槃。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图片故事)(15)地震灾后重生故事:阳光洒在脸上,也照进心里

  这是谢维礼老人在鲁甸县龙头山镇自家的二层小楼新居门口(11月29日摄)。坐在村口的木亭里,望着新集镇上楼群拔地而起,沐浴着阳光和村邻们谈谈天……这是66岁的谢维礼老人近两年来每天坚持的习惯。身后不远处是他的新家。 那里,集镇街道早已告别泥泞,街上人来人往,喧嚷热闹…… 看着家乡的模样越变越好,谢维礼老人脸上的笑容日渐多了,但他偶尔仍会想起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瞬间山石崩落、地动山摇。地震那天,他正和从四川回来帮忙采花椒的两个女儿、四个外孙一起在山上忙活着。突然,山体左摇右晃,巨石从山上滚落,碾过正在树下的女儿和外孙,六名亲人当场遇难。年过六旬,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灾祸从天而降,谢维礼老人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毕竟都是活生生的亲人啊,刚才还和你好好说着话,转眼就没了声息。”他低头喃喃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震灾降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帮助让他坚强起来,他抹去眼角的泪珠,在地震临时安置点里忙碌起来,搬水、抬粮,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更好地活下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 眼下,曾经残垣断壁的废墟被砖混结构的小楼取代,泥泞不堪的山坡上修起了平坦的广场,站在村口的木亭里,崭新的集镇一览无余…… 骡马口社区、甘家寨社区、龙泉中学……随着震后重建工作圆满收官,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迎来了涅槃。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1
【纠错】 责任编辑: 陈熹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航拍冬日洪泽湖湿地
航拍冬日洪泽湖湿地
南国红枫正迷人
南国红枫正迷人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开幕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开幕
玩趣味游戏 学交通安全
玩趣味游戏 学交通安全

0101601900000000000000000111076311220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