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小康 看老乡|谁说农业不挣钱?水果镇上说“小康”
2020-09-03 09:52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9月3日电(庞雪汀/文 于华杰 沈昱君/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江苏省启东市惠萍镇,是远近闻名的“水果小镇”。在这里,农户们巧换思路,拓宽销路,让世代种植的果树改头换面,成了小康路上的“摇钱树”。

  子承父业,种出水果“生意经”

  一大早,75后“新农人”沈辉就来到自家的果园里,带着伙计们一起采摘甜瓜。白玉般玲珑剔透的甜瓜,入口清甜酥脆、细腻多汁,是启东当地的特产。因为皮薄肉嫩,这种甜瓜十分“娇气”,不耐储存、不耐高温,而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如今,甜瓜已经成为了苏浙沪地区人们皆可享用的美食。

75后“新农人”沈辉介绍他种植的甜瓜

  “我曾在外面做过十年的建筑行业,2015年我听说老家惠萍成立了水果小镇,于是回来接手了父亲的果园。想乘着这股‘东风’,把家里的水果产业发扬光大。”沈辉说,“所以从回老家的那一天开始,我就是以一个‘新农民’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

  对于沈辉父亲那一代的农户来说,在果园边摆摊几乎是他们唯一的销售途径。到了沈辉这里,他决意要打破这种传统的“种植+摆摊”模式。

  除了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线上进行水果推广,沈辉还在自家房子的二楼开设了民宿,在小院里搞起了农家乐,将水果采摘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

  “你看,这黄澄澄的鸡汤,都是用我们果园里散养的土鸡做的,健康绿色味道好!”打开手机相册里的农家乐图片,沈辉如数家珍。“今年年初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我暂时关闭了民宿和农家乐,下半年应该很快会‘回归’,希望到时候会有更多新朋友来到我的小院,体验我们的农家生活。”沈辉说。

  短短五年的时间,沈辉一家的年收入翻了十倍。回想起当初回乡的决定,沈辉坦言自己“很幸运”:“我是伴着果香长大的,现在眼看着果园在我手里越来越好,我觉得很开心、很值得。”

  转变思维,水果也能成“网红”

  其实,在水果小镇,学着转换思维,开辟水果销路的,不仅仅是像沈辉这样的75后“新农人”,老一代的农人也在积极寻求转变。

  “你看我这个手机上的订单,有上海的,有四川的,最远还有到东北的。”果农倪建刚今年已经50多岁了,但却是智能手机不离手,因为小小的手机里藏着他五湖四海的客户。

老倪家的果园

  “我们现在都是在微信朋友圈发我们水果的图片和信息,然后客户直接在手机上下单订购的,基本上新的水果一上市就订空了。”老倪说,“还有好多是单位团购的,再也不愁水果没销路了。”

  自从掌握了朋友圈的销售“技能”,老倪又和老伴做起了水果的“周边产品”。每年秋天,老俩口都会亲自动手,把各色水果制成果干,与面粉融合,制成水果糕在朋友圈售卖。在老倪展示的视频里,刚出锅冒着热气的水果糕,香气仿佛要从屏幕里溢出来。

  “我们的水果糕都是‘秒空’的,一发到朋友圈立刻就订完了。”老倪自豪地说。

  在果园旁边的小院里,老倪还养了一些家禽。这些吃谷物长大、零化肥养殖的鸡、鸭、鹅,都是老倪代朋友养殖的。“我这个是完全的绿色有机养殖,年底把他们送还给朋友,让他们过年吃得美味又放心。”老倪说。

  转变思路,开辟销路。老倪没想到,自己种了一辈子的水果,成了朋友圈里的“网红”,让自己和老伴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

  水果“合伙人”:为乡亲们的小康路提速

  就在离老倪家果园的不远处,有两个现代化的水果大棚。而这里的主人,不是镇上的农户,而是三位因水果结缘的年轻“合伙人”。

三位因水果结缘的“合伙人”

  王昌宇和胡佳峰,是惠萍镇的大学生村官,赵旭勉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就来到镇上做技术员。同为80后,三人到惠萍镇工作后很快成了好朋友。一次偶然的交谈当中,有着农学专业基础的王昌宇提出了在当地推广“阳光玫瑰”品种葡萄的设想,本就对水果种植感兴趣的胡佳峰、赵旭勉当即表示,愿意加入这个葡萄创业的小团队。

  今年夏天,水果“合伙人”迎来了果园的第一次丰收。看着如绿宝石般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葡萄,王昌宇、胡佳峰和赵旭勉心中无比骄傲。“我们的葡萄甜度高、个头大、香味浓郁。仔细品尝一下,真的可以品味到玫瑰的香气。”胡佳峰说。

  从果园里雇佣的当地农民开始,三位“合伙人”正在将“阳光玫瑰”葡萄的种植技术,慢慢教给当地人。

  “比起我们当地土生土长的品种,‘阳光玫瑰’葡萄的品种更好,市场竞争力更强,经济效益更高,如果我们镇上的居民也能够种植这种葡萄,无疑会是一次在产品上的提档升级。”在采访的最后,王昌宇告诉我们,他们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是要将“阳光玫瑰”的葡萄品种,推广给全镇的农户。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个“小目标”会为水果小镇的小康路提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