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追“光”史——从一灯如豆到万家灯火

2019-06-10 08:33   来源: 海南日报


解放初期,海南常用的煤油灯。


形态各异的青蛙造型海棠子灯。


燃烧的海棠子。

  从一簇篝火到一盏油灯,从一根蜡烛到一颗电灯泡,昏黄的灯火摇曳升起,被照亮的一方天地里升腾着温热的气息,照明技术的变革与普及过程饱含着时代变迁的生动印迹。

  循着材质各异的灯,老人们讲述着琼岛光与电的历史,也能从中窥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海南电力事业的发展。

  颗颗果实 串起悠悠灯火

  “海棠树在黎话里被叫做‘猜挪亲’,这种树5月份开白花,村里遍地都是。”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上安乡南万村58岁的村民黄朝兴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常将掉落下来的海棠果子一颗颗捡拾起来装进碗里,制作成竹灯,也叫灯油果。

  竹灯的制作不费工夫,对灯具材质也不挑剔。就地取材,选一个大小适宜的碗碟,容器中间支起一根竹片,将颗颗海棠果子串上点燃即可照明。天黑后,竹灯喷出比黄豆稍大些的小火苗,亮起来的也就只有巴掌大那一小片地方,将昏暗的人影映衬得影影绰绰。

  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善于发现利用自然万物的一切功能为己所用。因海棠树的果实里藏有非常丰富的油脂,且分布广泛、提取方便,成为海南人制作油灯最常用的原料之一。

  “除了海棠果子,晒干后的柚子籽也是制作灯具不错的燃料。”在黄朝兴看来,海棠果子灯与柚子籽灯虽是烟雾缭绕、气味呛鼻,却胜在不花钱,以至于到了解放初期,仍备受老百姓推崇。

  一灯如豆 摇曳昏黄往事

  相较于绵延摇曳数千年的海棠子灯,煤油灯出现在海南人生活中的时间并不算长。

  “灯座一侧的转轴可以调节灯光亮度,为了省油,灯芯往往会被拨得很小。”62岁的老海口人王福和回忆,解放初期一斤煤油几毛钱,相当于普通人好几天的工资,到了计划经济时代,煤油又要凭油票到供销社去买,这也让家家户户惜油如金。

  省城如此,山区自然更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煤油灯是只有吃晚饭时才会点上的稀罕物,晚饭后收拾利索,一家人或远或近围在煤油灯前,手里有活计的自然凑在最前面。“小孩子抓紧时间写作业,母亲则就着光在一旁缝补衣裳,但也不敢让煤油灯亮太久。”黄朝兴还记得,晚饭后村里人常常聚在村口的大树下,借着朦朦月色,或支起簇簇篝火,山里的夜气温降得快,话家常的人群散得也快。

  这种状况一直到1980年后才得以改变。改革开放后,煤油市场基本稳定,海南煤油零售量在1980年飙升至1.48万吨,并在此后十年间一直保持在万吨以上,煤油灯从此不再拘于餐桌柜台上摇摇曳曳的星火之光。

  一盏玻璃罩的马灯,几乎陪伴黄朝兴度过了整个青春期。夜间学校晚修时,他会拎着这种遮风又挡雨的煤油灯,在崎岖山路上跑得飞快。到了夏天,小伙伴们则会将马灯高高举起,去地里捉青蛙或到河里摸鱼。甚至夜间偷偷约会时,也要借着马灯的微弱光影才能将心爱人儿的脸庞看清。

  星星点点的灯火摇曳生辉,将传统的昼夜社会时间观悄然改变。炊餐叙旧、穿针引线、计账苦读或是集会宴游,煤油灯下的一幕幕夜景嵌在岁月里,牵系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成为近现代中国接受工业文明洗礼的一个重要前奏。

  夜明如昼 万家灯火尽斑斓

  灯火助推现代夜间生产与生活蓬勃兴起,也倒逼照明技术进一步革新。其实早在1914年,海口海甸河寮亮岛就已经亮起第一盏电灯。但因供电能力弱,电灯只限于极少数商店、饭店、旅馆等场所使用,直至上世纪40年代,海口也仅新华路、博爱路、中山路等市中心主要街道设有路灯,且时明时灭,普通市民家更是难觅电灯踪迹。

  王福和的父亲王书林是海南第一代电力工人,也是沾了这份光,他们家早早就用上了电灯,惹得亲友同学艳羡不已。他还记得,小时候每次父亲换灯泡时,众人都会屏住呼吸齐刷刷地仰头,待到“啪哒”一声,头顶的灯泡发出耀眼的光,大家才像结束了一个仪式各自散去。

  海南解放后,海口年发电量从1950年的39万千瓦时增至1953年的125万千瓦时,南丰电站、广坝电站、松涛电站和牛路岭电站也相继投产,电力供需矛盾却依旧未得到完全解决。彼时,只能采取轮流供电的办法,停电、限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海口几乎每个商店门口仍摆放有发电机,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情景,同样发生在100多公里外的琼中山区。上世纪50年代末,琼中部分村庄生产队开始修建小型水电站,至90年代初已有逾六成村庄通电。“水电站需要提前一天蓄水,下午6点后发电,次日上午8点前就得关掉,”黄朝兴说,由于发电容量太小,村民们用电的频率并不多。

  直至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被誉为“开发海南第一把金钥匙”的海口(马村)电厂一期、二期陆续投产发电,这才扭转海南电力供需的被动局面,海口基本形成110千伏主网架,一跃成为全国少数电力富裕城市之一。

  也是从那时起,冰箱、电视、洗衣机等生活电器开始进入海南寻常百姓家,一条条电网线路翻山越岭铺进偏远深山,中部山区这才彻底自“灯烛时代”迈入“电光时代”。

  从“单环网”到“双环网”, 从“日”字型到“目”字型,再从“双环网沿海覆盖”到“三通道东西贯通”,大投资、快建设,带来电网的强筋壮骨。

  夕阳西下,城市里万家灯火如星星般点亮,中部山区更靠着光伏发电项目走上“卖电”致富的路子。对于海南人来说,如今处处流光溢彩、人声鼎沸的夜生活,让人早已分不清是城市还是乡镇。

  海南照明发展足迹

  1.1950年海口解放后,海口华商有限公司改称海口电厂,仅一台柴油发电机组,年发电量39万千瓦时。

  2.解放初期,海口电厂是海府地区唯一的发电厂,装有电度表的单位用户只有几十户,每天供电6个小时,日用电不足万千瓦时。多数普通市民夜间使用煤油灯照明,但因进口货源不稳定,煤油先后反复历经敞开供应、定量供应等过程。

  3.1953~1957年,海口电厂由原来3台机组发展到6台,装机容量由原来的1200千瓦增加到2180千瓦,并由柴油机转为汽轮机,成为海口地区的主力火电厂。

  4.1958~1965年,国家拨出较多的资金,用于电力能源建设,海口电力工业得到稳步发展。

  5.1985年,海口列车电站投产,缓解海南枯水期电力紧张局面。1986年底,海南岛连成统一电网,基本形成110千伏主网架。

  6.1988年至1990年,海口(马村)电厂一期、二期工程投产,结束海南电力贫困时代。

  7.1990年,海口已在市区道路安装路灯3632盏,路灯光源从过去以白炽灯、汞灯为主,发展到以采用高压钠灯为主的第三代光源。这一年,海南大部分农村普及电网,照明用油减少,煤油年销售量降至5678吨。

  8.2004年12月,琼海官塘至三亚鸭仔塘220千伏线路投产,海南电网形成220千伏环岛主网架。

  9.2009年6月,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超高压、长距离、较大容量的跨海联网工程——500千伏海南联网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海南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从220千伏跃升至500千伏,同时彻底告别海南电网“百年孤独”。

  10.截至2018年年底,海南电网拥有35千伏级以上变电站307座,35千伏级以上主网架线路1.08万公里。改革开放40年以来,海南变电容量增长43倍,售电量增长31倍,人均用电量增长26倍。

  (李梦瑶)

 

[责任编辑: 纪惊鸿 ]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66011246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