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患者在社区医院开具的处方,经“云药房”系统传至湖州市中心医院中央审方中心,药师审核后由医院调配,并通过快递配送到患者家中。通讯员 陈静 记者 郑纯胜 摄影报道
一个超一流的数字健康大框架“123456”通达城市最基层“‘123456’构建起数字健康城市大框架。”据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马建根介绍,“123456”即一张网络(数字健康高速网络)、两级平台(市县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三大门户(公众、医护、管理)、四大体系(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健康保障、行业治理),五大系统(一网承载应用、一号串联系统、一库归集数据、一机集中服务、一屏掌控卫生健康)、六大保障(组织宣传、工作机制、信息安全、标准规范、技术路线、建设要素)。
“三通达实现市域全覆盖”。一是应用通到最基层。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76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统一的软件,提供统一的基本医疗和公卫服务。二是数据通到最基层。全市社区医生在接诊时,通过刷卡就能实时查阅到病人在全市各级医院就诊或住院时产生的诊疗信息。三是资源通到最基层。全市统一汇集二级以上医院的住院床位、门诊号源和药品、检查等资源,实现省、市、县(区)、乡(街道)四级的门诊、住院双向转诊。
一个可承载万物尽联的大平台“123”跑出市域加速度“以信息应用为动力,通过理顺病人流、资金流、数据流,建立了全人群预约挂号、全过程数据查询、全流程主动提醒、全渠道智慧支付。”湖州市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处处长杨旭成表示,湖州已经初步搭建了一个数字健康“万物互联”的大平台,物理集成向化学集成再到生态集成转变。
一是厘清资金流向,让患者最多付一次。在全国首创门急诊“医后付”模式,湖州市参保人员在全市各级医院门急诊看病全程无须付费,可直接进行检查、化验、取药、治疗,完成后再到自助机或通过手机端一次性支付。2020年,“医后付”使全市各级医院累计减少排队1767万次,减少排队时间约71万小时。
二是理顺病人流向,让患者最多排一次。统一实行分时段挂号,时间精准到5分钟以内。创新智慧感知主动导诊服务,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时感知市级医院患者所处看病就医环节,主动发出导诊提醒。
三是畅通数据流向,让患者最多查一次。同步开放门急诊全过程诊疗数据查询。首创覆盖市域的“云药房”“影像云”,让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能配到大医院的药品。在全市取消塑料胶片及其收费,并建立起全国首个“无胶片”城市。
一个万能集成的大应用“1234”惠及市域全人群“统一规划建设市、区(县)两级物理分离、逻辑统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时上传业务和诊疗数据。”杨旭成表示,数据大集成为数字化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湖州市在全国率先全市域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湖州市以“四个打造”为主体的“数字健康”,惠及湖州全市域人群。
一是打造全市一机统一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湖州市在全市医疗机构建立了覆盖全流程和各服务环节的线上、线下一一对应的智能门诊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市域“无纸化门诊”“零排队医院”。
二是打造全域万物互联的“互联网﹢健康保障”。湖州市把医师、药师等人力资源,以及药品、设备、床位和门诊号源等医疗资源,药店、检验等相关机构全部互联网化。
三是打造全程协同融合的“互联网﹢公共卫生”。湖州市探索基于大数据的疾病预警预测和效果评价,实现传染病和慢性病的精准预防、干预、决策、评价。建立基于症状的疫情监测“数据凝视”,实现传染病多点触发智慧预警。
四是打造全业一屏治理的“互联网﹢综合监管”。湖州对全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药品、机构运行等进行多维度、实时化、自动化的分析和监控,建立市域医疗健康数字化监管体系。
一个亮点纷呈的数字化大场景“123”尽显数字赋能“由‘数据单元’向‘数字平台’聚合,重构数字化服务体系,为数字赋能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提供实时、不错、不漏的数据‘强力芯’。”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饶如锋表示,依托城市数字大脑和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安全高效地为老百姓做好健康服务,在疫情智控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朵云”建设,实现了城市级疫情智控。
一是疫情云监测。湖州市建立大数据疫情监测分析平台,对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接诊中的发热、咳嗽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和药店配发热药、咳嗽药的行为进行实时数据“凝视”,一旦发现有这些诊断症状,会立即弹出提醒,并纳入重点防控数据库,通过城市数字大脑发送给基层防疫、公安部门,进行摸排管控。
二是医疗云服务。建立“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和“援外战‘疫’互联网总医院”,组建500人的“网上援外医疗队”,为市民、医护人员、海外侨胞提供心理疏导、咨询和常见病网上义诊。
三是卡口云查验。市民出行、就医,只需刷脸、扫码或刷证后,自动读取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并形成“湖州健康码”,自动检索全市医疗机构诊疗数据,读取近14天有无人员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几秒钟即可完成“一亮码、三申报、四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