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十三上灯十八落灯 多样花灯闹元宵
2018-03-02 16:37:06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第一个重要的节日,又称“上元节”,人们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习俗。“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这是明代大才子唐伯虎的诗,道出了新年“张灯”的传统由来已久。正月里来闹花灯,“闹灯”也构成了我国年俗的一大景观。

图片来自于网络

  闹花灯的习俗

  正月十五“张灯”,可上溯至汉代,这也是整个中国灯俗的起源。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在皇宫设坛祭祀,彻夜举行,点灯照明,而民间也纷纷效仿,此为元宵节张灯的开端;还有另一说法是该习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主管“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图片来自于网络

  隋朝炀帝时,元宵节期间赏灯活动通宵达旦。唐朝治世因社会升平,经济富庶,花灯更是大放异彩,盛极一时,活动规模相当浩大,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唐玄宗时,京师长安更在元宵节前后三夜取消宵禁,扩大实施“放夜”,方便民众赏灯,唐以后花灯便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标识。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夜”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正月十四,止于正月十八。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明永乐七年,元宵节有个超长假期,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活动才算落下帷幕。

  花灯的种类

  传统花灯的种类繁多,有龙灯、宫灯、纱灯、花篮灯、龙凤灯、棱角灯、树地灯、礼花灯、蘑菇灯等,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圆柱形、多角形等。总体来说,最为经典的是以下几种:

  龙灯,也叫“龙舞”,是我国民间灯饰和舞蹈形式之一,充分反映了古代人民对龙的崇拜。龙灯前有龙首,身体中间节数不等,但一般为单数。每节内燃蜡烛的就称为“龙灯”,不燃蜡烛的称为“布龙”。舞时,由一人持彩珠戏龙,龙头随珠转动,其他许多人各举一节相随,上下掀动,左右翻舞,并以锣鼓相配合,甚为壮观。

图片来自于网络

  宫灯,因为古时多为皇宫和官府制作和使用,故有此名。宫灯的制作十分复杂,主要用雕木、雕竹、镂铜作骨架,然后镶上纱绢、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绘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等各种吉祥喜庆的题材。宫灯的造型十分丰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圆珠、花篮、方胜、双鱼、葫芦、盘长、艾叶、眼镜、套环等许多品种,尤以六方宫灯为代表。

  走马灯,是一类独特的观赏灯种,声誉传遍海内外。走马灯通常是在灯中置一转轮,在其上贴好用彩纸剪成的各式人物、花鸟等形象,轮下点燃蜡烛,热空气上升,引起空气对流,使轮子转动,纸像也就随之转动,画面连续不断,动感很强,引人入胜。

图片来自于网络

  纱灯,是用麻纱或葛麻织物作灯面制作而成,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红纱灯通体大红色,在花灯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贴有金色的云纹装饰,底部配金色的穗边和流苏。影纱灯以各色麻纱蒙制,上面多绘花鸟虫鱼、山水楼阁等,配上金色云纹装饰及各色流苏,五彩缤纷,争奇斗艳。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一元复始,大地回春,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家家团聚,满城辉煌,处处笙歌,热闹非凡。可以说,元宵佳节闹花灯,“闹”的就是一种欢祥,一种文化,一种繁华。

  新华河北频道综合 编辑:吴翠霞 刘桐溪(实习)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星星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欢乐闹元宵
欢乐闹元宵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的“中国智造”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的“中国智造”
春意盎然
春意盎然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478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