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1/ 21 09:18:16
来源:新华网

破解“短板” “内陆山区”巧变“开放前沿”

字体:

  编者按:创新引入“防贫保”,防范因病、因灾、因学出现的致贫、返贫风险,探索建立防贫减贫长效机制;推进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把有限教育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让教育回归教书育人本原;不靠海、不沿江、不挨“边”的山区县,却积极构筑开放新高地、打造内陆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让“内陆山区”巧变“开放前沿”;因地制宜,立足自身优势,将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集中连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亮出“游美丽乡村,购世界品牌”新名片……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的湖北“南大门”通城县,在推进县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创造了“通城样板”。

《县域治理的“通城样板”》(三)

破解“短板” “内陆山区”巧变“开放前沿”

  新华网武汉1月21日电(胡诚、刘晓丽、夏国燕)这是鄂南幕阜山区一个内陆县城冬日的傍晚。夜风微寒,原本应该渐入清冷和安静的商业街,此时却仍显热闹与繁华。

  意大利馆、俄罗斯馆、日本馆、韩国馆、西班牙馆、东南亚馆……灯火阑珊处,一排排欧式建筑透着异域风情,一间间国际化商铺接待着各方来宾。

  通城·万雅国际商贸中心。

  从武汉到通城出差的陆先生和他的同伴,买了不少进口食品及婴幼儿洗护用品。站在这个叫万雅国际商贸城的街区,看着店铺里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他们一度产生错觉:这是在国外某个免税店,还是在国内某个开放的口岸?

  不少初到湖北通城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一个地处鄂湘赣三省交界的内陆山区县,一个既不靠海、也不沿边,无铁路、无码头、无机场的偏远山区县,是如何突破短板束缚、建立起开放新格局、树立起浓浓的“国际范”?

  破除内陆意识,走开放之路,探索出一条适合通城发展的新发展路径,构建新发展格局。通城县委主要领导把这当作治理现代化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破解。

  没有港口和口岸?通城距相邻的岳阳城陵矶新港区仅80公里,该港区集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进口粮食指定口岸、进口肉类指定口岸等于一身。新港区可以停泊万吨级轮船,到达上海洋山港、江苏太仓港、浙江宁波港只需3天左右时间。

  没有机场?通城距岳阳三荷机场约50公里,该机场现已开通14个城市15个航点、启动飞机腹舱带货业务。

  跳出通城看区位,通城人顿时“豁然开朗”。

  “借港出海”。2018年7月,通城与湖南城陵矶新港缔结友好县区,建立口岸、内陆进出口贸易直通机制,县内企业全面享受该港优惠政策,通城企业由武汉阳逻港改为湖南城陵矶港通关后,每标箱物流费用降低一半以上,通关时间缩减约2/3。

  “借机起飞”。2018年8月31日,与岳阳三荷机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辟货运“绿色通道”,建立仓储物流基地、分拨中心、配套生产加工基地,承接、发展临空配套产业,建设临空经济产业园。此后,又与三荷机场签订通勤协议,将机场“候机厅”前移到通城县城,乘客换上登机牌后就可坐上通勤巴士直达机场安检。

  通过加强跨省合作,站在区域发展高度找方向、求发展,通城这个不靠江、不靠海的内陆城市,依托便捷廉价的长江黄金水道和空运通道,形成了“空、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辐射长江经济带,直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让昔日的山区县变成通江达海的前沿阵地,让外向型经济从“绝不可能”变为了“大有可为”。

  一批外向型企业在通城势头良好,发展迅猛。

  2020年岁末的一天,通城县平安电工生产车间一片忙碌,工人们正在抓紧生产出口新能源耐火绝缘云母板。作为国内云母行业的领军企业,平安电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特种电线电缆、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动汽车等领域,出口美国、欧洲、中东、东南亚、日本、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面对疫情影响,平安电工出口仍保持正增长态势,在国际、国内新增10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订单。

  三赢兴电子是一家主要从事手机内置摄像模组和专业研发、制造、销售视频系统采集器的高新技术企业。疫情期间,该企业率先复工,海外订单不降反增,带动产能大幅度增长,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目前,企业规模、新增就业岗位还在持续扩大。

  据统计,2020年1至8月,在疫情影响和全球经济疲软形势之下,通城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27亿元,同比增长19.2%,一直保持着逆势增长态势。

  借港出海、借机起飞、借梯登高,思路一变天地宽,“内陆山区”巧变“开放前沿”,三省交界的通城成了开放“金山角”。

通城·万雅国际商贸中心进口商品馆。

  “在此建一座国际商贸城,必将汇聚全球目光。”在通城县委书记熊亚平看来,通城要发展外向型经济,打造内陆地区的开放高地,需要更加广阔的国际化视野。

  2018年11月7日,通城作为内陆地区唯一的县级参团单位亮相首届进博会,并成功引进浙江万雅集团,投资40亿元建设通城·万雅国际商贸中心,打造辐射鄂湘赣三省200公里商圈的区域性超大型商旅综合体,配套海关、商检、税务、电商等国际贸易服务机构,培育形成欧、亚、美国际风尚主题贸易产业集群,为通城县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

  从2018年到2020年,通城县连续3年组团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前两届进博会,通城签约8个项目,引资75亿,与德国、乌克兰、土耳其等20余国客商签订了商品采购合同。

  2020年元旦,通城·万雅国际商贸城一期15万平方米万国商业街建成开街,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等11个进口商品馆进驻商业街。

  “以前出趟国,总要帮亲朋好友带各种进口商品,不胜其累。现在,通城很多进口商品与世界同步,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世界品牌,尝鲜全球产品。”不少当地群众忍不住感叹。

  “万国商业街开街迎宾,正式开启通城购全球时代。”万雅集团负责人认为,通城打造内陆进口商品集散地,将极大促进民生消费升级。

  开放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大流通必然带来大消费。商贸城不但引来商品流,更引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商贸城各大板块可提供就业岗位约5000人左右。加上产业链不断延伸,前店后厂,原料材料,仓储运输,餐饮住宿,各个环节都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依托国家开放战略新机遇,通城积极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打造内陆地区进口型外贸经济,正努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纠错】 【责任编辑:连迅 】
阅读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4021126987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