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九旬革命伉俪追忆武汉解放往事
2019-05-16 09:25:40 来源: 湖北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图为:年轻时的彭其光、文询。(受访者提供)

  图为:中共武汉地下党组织秘密收录新华社和各解放区电台广播的小楼。(省档案馆提供)

  图为:1949年5月15日上午,中共地下党员组织工人纠察队守在武汉电信局大门口阻止敌人破坏。(省档案馆提供)

  70年前的今天,清晨走上街头的武汉市民们惊喜地发现,到处可见欢迎解放军进城的标语。

  当天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一八师由江岸头道街进入汉口市区,武汉人民倾城出动,迎接亲人解放军的队伍犹如潮涌。次日,江汉军区独立一旅进入汉阳,四野四十军一五三师从葛店进入武昌。

  大武汉,兵不血刃迎来解放。

  曾亲身参与武汉解放地下斗争的革命伉俪彭其光、文询,如今都已年过九旬。笔者记录了他们的回忆,并结合档案资料,展示当年解放武汉的部分情景。

  夫妻分工合作搜集整理情报

  1948年7月,中共武汉市委员会成立,武汉党组织快速恢复、发展。建立了20多个党支部,发展新党员240余人,约占武汉解放时全市党员总数的61%。

  武汉的地下斗争还活跃着另一支重要力量:中央及武汉周围解放区各级党委城市工作部。中原局下属江汉区党委、部分邻近武汉的地委、县委,均先后建立城工部,中心任务是“开辟武汉及长江一带工作”。

  当年12月,担负侦察敌情工作的中共中央中原局社会部在河南禹县成立,时年24岁的彭其光是侦察科负责人,22岁的妻子文询是材料科科员。

  为解放武汉做准备,中原局社会部选派以彭其光为首的9人组成江汉前线情报工作组,进驻湖北。之所以选派彭其光,除了其长期从事情报工作外,还因其为武汉人,便于开展敌情搜集工作。工作组中,还有4名特殊的大学生,来自保卫人员训练班,籍贯均为武汉。

  1948年12月31日,彭其光率工作组前往湖北省京山县以南江汉军区所在地。文询则在材料科,对收集上来的情报进行汇总和分类,与同志们一起整理出版《武汉调查》资料,为解放和接管武汉服务。

  到达江汉军区后,彭其光等在江汉二地委城工部的配合下开展工作,后转到江汉第三军分区。他们将搜集到的“华中剿总的江防计划”“长江南岸地形图”“武汉地区驻军营房图”,武汉地区国民党的防御设施和兵力配备以及特务机关在武汉布置的潜伏台等重要军事情报汇集成册,及时提供给有关部门。

  非常时期接洽张轸派来的起义代表

  1949年5月11日,两名男子从金口过江,来到沔阳县(今仙桃市)彭场镇附近,称要找中原军区领导机关。江汉第三军分区的同志出于安全考虑,将其带到负责敌情工作的彭其光处。

  其中一位身穿白竹布便装,衣裳沾满泥浆,是武汉国民党第19兵团司令张轸的女婿张尹人。另一人张笑平,其实是中原局社会部于1949年初打入张轸部的同志。

  张轸早有起义的想法,曾向共产党表达过,但一直未有时机实施。

  5月10日,白崇禧下达撤离武汉的命令。起义箭在弦上,张轸急欲与中原军区联系商定起义方案,本打算派人前往孝感联络点,但因汉口北面岱家山一带交通被封锁,便派张尹人和张笑平就近前往江汉第三军分区。

  彭其光向中原局社会部发了加急的请示电报,很快就接到了中原局的指示。张尹人阅看非常高兴,旋即将电报抄录一份,派张笑平返回金口。张尹人留下与彭其光商议起义具体方案。

  次日,彭其光接到江汉军区紧急电报,要求即刻出发赶到孝感花园(今孝昌县城),向前线指挥长王宏坤司令员汇报武汉敌情。5月14日晚8时许,彭其光等人见到了王宏坤。王宏坤说道:“四野大军部队已从此过境,向黄陂方向前进,时间不等人啊。我不能听你们的汇报了,你们立即去追赶先头部队第四十军一一八师,向他们汇报武汉敌情。”随后给彭其光找了一辆车。

  15日拂晓,彭其光等人在黄陂县城追上先头部队,向师部领导简要汇报了武汉敌情:“国民党华中剿总正在弃城逃离,为防止我大军过江,炸毁了江边所有的趸船,警防我大军突破长江防线。”

  同日,张轸按照起义方案率部在金口起义,打乱了白崇禧的撤退计划,对解放武汉产生了极大推力。

  平稳度过短暂至暗的“真空期”

  5月16日,一一八师先头部队在彭其光的引导下向汉口进发,途经汉口二道桥时,清除了敌人布置在桥上的一些地雷。

  文询带着一岁多的女儿,也随部队于当晚到达武汉。但直到数日后,夫妻两人才相聚。

  武汉解放前,为确保大武汉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反搬迁、反破坏斗争也在党的领导下紧张进行。

  工人们各显神通,巧妙地与敌周旋。敌三十兵工厂、江岸铁路机务段、汉阳船舶修造厂等许多单位威逼工人拆卸机器,迁往柳州。工人就软拖硬磨,白天慢慢拆,晚上敌人走了又赶紧装上,或将拆下的零件隐藏起来,迫使敌人的搬迁计划不能实现。武汉电信局职工将80吨废物资装箱发送,蒙哄敌人。汉口广播电台职工用“调包计”将敌人已装箱待运的电台设备完整保存下来,在武汉解放后的第三天即播出了人民的声音。

  武汉和平解放,虽没有经历战火,但也并非通电起义。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保护城市,迎接子弟兵进城,平稳度过了短暂至暗的“真空期”。

  通过斗争,武汉仅少数军事工厂被敌人强行搬走部分机器,电讯、交通、水电、堤防等重要设施都未让敌人炸毁破坏。(湖北日报通讯员 吴华 钟星 李欢)

+1
【纠错】 责任编辑: 陈剑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南宁:南湖岸边花飘香
南宁:南湖岸边花飘香
亚洲文化嘉年华在京举行
亚洲文化嘉年华在京举行
山东济南:初夏泉城美如画
山东济南:初夏泉城美如画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4031124500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