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武汉百余市民探秘城建档案 寻找自家房子的"前世今生"
2018-06-24 13:23:42 来源: 长江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110万卷城建档案珍藏城市记忆

  市民代表走进武汉城建档案馆新馆库大楼参观

  市民现场见证一份城建档案的诞生 武汉城建档案馆供图

  想知道自家房子的“前世今生”?想一睹百年建筑的珍贵影像?不妨到武汉城建档案馆一探究竟。23日上午,由武汉城建档案馆通过网络征集的100余位市民、大学生代表,走进武汉城建档案馆新馆库大楼,探秘110万卷武汉城建档案,寻找共同的城市记忆。

  武汉城建档案馆新馆库大楼是金潭路上的一处“神秘建筑”。这里藏有武汉主城区房建及市政工程档案,涵盖路、桥、隧、房屋建筑和重要地标等,馆藏数量达到110万卷。

  走进1楼大厅,迎面可见电子查询机。馆长王家乾介绍,市民装修改造房屋等日常档案查询已实现电子化,只需提供身份证明,在电子查询机上输入小区名称、门牌号等信息,即可快速查询电子版档案。工作人员也会根据查询结果,到对应的库房去为有需要的市民调取纸质版档案。

  在2楼信息技术科,现代化的文件影像拍摄机、图纸扫描仪、微缩胶片机、数字存档机激起了参观者的浓厚兴趣。该馆工程师介绍,通过缩微胶片机,可以轻松完成档案图纸的拍照,并转换为胶片存档;而数字存档机则可将数字档案转换成胶片。工程师拿出一轴16毫米胶片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上面可存储2500张文件,理论保存寿命可达500年。

  在15楼的档案制作车间,参观者现场见证了一份份城市建设档案诞生的过程。档案提交、装订归档、电子扫描、入库封存,每一个环节都凝结了工作人员认真细致的劳动。据介绍,为了使黏稠度合适,装订档案用的浆糊都是工作人员特制的。

  3—10楼是整个新馆库大楼的核心区域——库房,110万卷档案就存放其中。工作人员介绍,库房顶上布置了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防火级别要远远高于普通公共场所。为了延长档案寿命,这里的温度必须保持在17℃—25℃,湿度基本在60%以下。工作人员手摇密集架把手,打开档案柜,福星惠誉水岸国际、湖北省博物馆扩建工程等档案材料一排排展现在参观者面前。

  王家乾馆长说,为全过程记录武汉城市建设的变迁,武汉城建档案馆工作人员深入大街小巷、施工现场,拍摄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城区实景及旧貌等。他们还发掘馆藏资源,形成系列文化成果,如制作电视纪录片《武汉里份》《武汉湖泊志》《武汉工业建筑》等。以大型电视纪录片《武汉里份》为例,能为武汉市现存的90余处百年里份建筑留下抢救性声像档案,使之成为武汉“记得住乡愁”的有效载体。(记者万建辉)

+1
【纠错】 责任编辑: 余凌云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芬兰欢庆仲夏节
芬兰欢庆仲夏节
西安交通大学举行2018年毕业典礼
西安交通大学举行2018年毕业典礼
2018青岛国际VR影像周开幕
2018青岛国际VR影像周开幕
2018青岛国际VR影像周活动举行
2018青岛国际VR影像周活动举行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4041123027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