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裕固草原唱响幸福之歌 全媒体采访团走进肃南
2018-12-11 07:59:32 来源: 甘肃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原标题:【壮阔陇原潮 走进新时代】裕固草原唱响幸福之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媒体采访团走进肃南

    冬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将祁连山雪峰照得金光闪闪。山脚下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里,琅琅书声在寒风中激荡回响:“孔子曾跟著名乐师师襄子学琴,一开始,孔子连着十几天都在弹同一首曲子……”

    这是红湾小学的学生在诵读国学小故事《孔子学琴》。红湾小学校长王雪梅告诉采访团记者,诵读经典国学主要是想通过经典国学中的那些发人深省的睿智思想,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学习做人的道理,塑造美好的品格。

    红湾小学的学生中,裕固族占到了一大半,学校特别邀请裕固族非遗传承人来到学校,教授孩子们裕固族民歌、舞蹈。“校长好”“老师好”,走在校园里,每一个学生都会热情地向老师问好。见到陌生人,孩子们也会礼貌地点头、微笑。校园不大,但干净整洁。王雪梅说,这主要归功于老师的言传身教和孩子们的良好习惯。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老师们的点滴付出,营造了良好的学风,也塑造了一个个阳光少年。今年初,红湾小学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

    裕固族是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28个人口较少的民族自治县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肃南县民族教育事业经过不断改革创新,正向均衡化、效益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肃南县教体局局长安维武告诉记者,近年来,肃南县通过合理规划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等手段,全力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2007年起,将高中阶段学生纳入“两免一补”政策配套资金。2009年,免除各级学校寄宿生住宿费,并将学前教育纳入免费范围,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十五年免费教育。2017年,肃南县高考录取率达到了97.9%。

    民族教育仅是肃南县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走进肃南县富达民族服饰工艺有限责任公司,一件件精美的民族服饰和民族工艺品,让采访团记者大开眼界。

    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杨海燕介绍说,近年来,公司坚持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将裕固族特色手工刺绣工艺品与现代创意设计、时代元素相融合,先后开发出380多类具有地域特色的裕固族民族风情特色文化用品和手工艺品,已有78个产品获得国家专利。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游牧民群众通过手工艺品制作走上了致富路。

    大河乡喇嘛湾小广场建在县城的一处山坡上,周边是林立的牧民安居楼。每天清晨或是傍晚,这里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妇女们跳着欢快的锅庄舞,老人们或悠然下棋,或健身锻炼,孩子们追逐嬉闹,笑声响亮……

    大河乡西岭村牧民安建国将记者一行迎进了家门。阳光照进宽敞的客厅,散发着暖暖的气息。茶几上摆放着裕固族特色食品油馃子,酥油奶茶的香味沁人心脾。55岁的安建国告诉记者,他的祖上世代放牧,一直过着“马代步、牛驮垛、毛帐篷、酥油灯”的艰苦生活,5年前,他积极响应政府提出的休牧政策,定居到了县城里。

    “如今,儿子还在部队服役,家里只有我和老伴两个人,草原补助加上我们个人打工挣的钱,一年至少也有十多万,住上了楼房,开上了小车,生活得很幸福。”安建国乐滋滋地说。

    近年来,肃南县先后投资7亿多元,加快实施游牧民集中定居和农牧民易地搬迁工程,在7个中心乡镇和11个中心村,累计安置农牧民4400多户。广大牧民从逐水草而居到城镇生活,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从马背小学变成了网络教学,通讯方式从捎信带话变成了移动电话,做饭从烧牛粪、柴草变成了用上天然气……

    4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裕固族,这个只有1万余人的少数民族,过上了开放、文明、幸福、安康的现代生活。(记者 齐兴福)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生元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雪龙”号船边的南极企鹅
“雪龙”号船边的南极企鹅
武汉动物园动物惬意过冬
武汉动物园动物惬意过冬
冬季雪景
冬季雪景
纽约“无畏女孩”“搬家”
纽约“无畏女孩”“搬家”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056112383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