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她用剪纸记录生活——记天水非遗传承人白海燕
2017-12-09 09:05:51 来源: 兰州晚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原标题:她用剪纸记录生活——记天水非遗传承人白海燕

  女儿逗鹦鹉的情景被白海燕“剪”了下来

  白海燕是天水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剪纸是她的业余爱好,同时也是她记录平凡生活的一种方式。童年趣事、民俗民风以及家人的生活轨迹,都成了她手中剪刀在纸上翻飞的灵感之源。于她来说,一张张剪纸就是一篇篇“日记”,记录了她生活的点点滴滴,多年来那些发黄或正在褪色的剪纸,成了白海燕讲述她半生故事的最好留存。

  从小就对剪纸产生浓厚兴趣

  现年46岁的白海燕生于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农村,剪纸是当地人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受当地民间文化的影响,小时候白海燕就对剪纸产生了浓厚兴趣。“母亲非常喜欢剪胖娃娃,有时为了逗孩子开心,她常常会点盏煤油灯放在窗前,然后就剪个胖娃娃在煤油灯前晃动,那感觉就像演皮影戏一样……”说起那些童年记忆白海燕一脸幸福的样子,儿时剪纸带给她的快乐充实令她一生难忘,这也成了她痴迷剪纸的主要原因。

  在白海燕的家中,房间里每一处,都让人感受到剪纸艺术所营造的浓浓氛围。张贴或悬挂的《飞天》《吉祥宝宝》,或裙带飞舞、身姿美艳,或憨态可掬、喜气洋洋。一摞摞装订起来的废旧报纸、杂志,随手翻开一本,里面全夹着五颜六色、形式多样的剪纸作品,而与人物有关的作品,似乎都在讲述着一个个故事。

  剪刀娴熟地在白海燕手中上下翻飞,慢慢地,游走在手中红纸上的一幅生活画面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这幅剪纸作品画面选材女儿和她养的鹦鹉玩耍的情景,时断时续已剪了几天,马上就可以完工了。”说话间,白海燕展开了手中的剪纸,眼前,一张红色烫金纸上,梳着马尾、撅着屁股的小女孩趴在鹦鹉前逗乐。剪纸上,女孩衣服上的花蕊和虎须图案,刀工精美,细如发丝。“这幅作品是秦州区自由路一处清晨打酥油饼、卖凉粉的小摊。”白海燕指着其中一幅剪纸作品说,以前上班时,她几乎每天都买这家的酥饼,时间久了,摊主起早摸黑劳作的画面就深深印在了白海燕脑海中。

  用剪刀记录下生活片段

  一张铁灰色的纸上,月亮明晃晃照着,一个女子行走在树影斑驳的林荫道上。白海燕指着这张作品笑着说:“画面看着很唯美,但女子当时的心情却是十分忧郁。”当时,白海燕心情不好,出门散步,她用剪刀记录下自己。这些年,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白海燕灵感一动便用剪纸生动地记录了下来。“剪纸的颜色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褪色,但被记录下来的生活片段终将成为人生珍贵的记忆。”白海燕笑着说,剪纸已成为记录她生活的一种方式。

  “二十七八岁的时候,是我剪纸的高峰期,那时见啥剪啥,不论哪种题材,不论何种形式都会去尝试,现在我手里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那个时期创作的。”白海燕边整理着手头翻乱了的剪纸作品边说。今年初,白海燕应邀为麦积区马跑泉公园长廊创作的二十四节气剪纸作品,件件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在《立春》这幅作品中,桃花开了,树上的喜鹊喳喳叫着,年幼的她拎着灯笼站在树下;在《清明》中,她和弟弟跟着爷爷去上坟;小时候,父亲曾带她去在嘉峪关铁路部门工作的地方玩耍,于是创作《立冬》作品时,铁轨、祁连雪山走进了剪纸……

  让感兴趣的人都来学习剪纸

  近几年来,随着天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大,剪纸艺术作为非遗中一项技艺,已进入当地中小学第二课堂,白海燕也被秦州区文化馆邀请为剪纸老师。现在,白海燕在多所学校为孩子们义务上剪纸课,在教学生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技艺。2015年,因在非遗传承方面成绩突出,白海燕被评为天水市秦州区群众文化、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先进个人,优秀代表性传承人。

  “双手能而巧,心灵慧亦聪。纸随刀剪转,须臾万象生。”这是民间对剪纸艺人的客观评价,但在白海燕看来,这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白海燕说,等换了大房子,她要在家里开个工作室,让感兴趣的人都来学习剪纸。兰州晚报记者哈丽娜文/图

 

+1
【纠错】 责任编辑: 信江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
北京“东四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公众参与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北京“东四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公众参与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浚县古城展新姿
浚县古城展新姿
冬韵西湖
冬韵西湖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057112208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