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项目建设过程的拼版照片(上图2月9日深圳特区报记者李伟文摄,中图2月13日深圳特区报记者李伟文摄,下图2月28日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新华网广州2月29日电题:战疫再集结——央企在深圳版“小汤山医院”书写新时代深圳速度
新华社记者刘大伟
20天,是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的全新应急院区,从设计到建成的新记录!
9天,是中建装饰集团深圳装饰公司跑步进场,完成应急院区最大体量装饰装修工程的新速度!
面对汹涌的新冠肺炎疫情,本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1月31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建设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应急院区项目,总工期20天。
时间紧,任务重,千钧重担不惧逆行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项目主要分为隔离区、限制区、生活区、研究区等四个功能区,其中隔离区为2362个箱体板房,可提供1000张护理床位;限制区为手术部、ICU病房、检验科和放射科;生活区为库房和一线医务人员集中隔离居住用房;研究区为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建深装施工的主要任务是13000㎡地胶铺贴、500余套不锈钢门窗施工、踢脚线安装以及封边收口打胶、房区外的主要雨棚、坡道、楼梯施工等。
工程量大,且相当分散,严重制约工人工效,极大考验施工组织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加上春节假期,工人、物资组织极具挑战。面对重担,中建深装迅速成立项目指挥部,迅速召集企业员工,精准打通劳务、物资招采各环节,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集合以最快速度部署到位,各方力量向着抗疫战场逆行。
有信仰,有力量,战疫一线党旗高扬
作为国有企业,中建深装高举政治建设,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项目一线。公司前期就参与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在接到深圳“小汤山”应急院区项目建设任务后,广东分公司党总支第一时间在党员群里发出号召,30余名党员同志踊跃报名,奔赴一线。项目成立了以前线总指挥为支部书记的临时党支部,组建了党员突击队、C位红细胞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和青年生力军力量。
在项目一线,党员同志们除了带头冲锋奔走在施工最前线,在疫情防控和后勤保障上也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在这个近万人的大工地,防疫是所有施工单位的头等大事。中建深装应急院区项目临时党支部以组织委员牵头的后勤保障组,统一调度,保障参建人员防疫物资供应和正确使用;以纪检委员牵头的监督保障组,监督防疫措施落实到位也监督工程履约廉洁推进;以C位红细胞队长为组长的生产保障组,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上级单位的疫情防控决策要求,配合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和总包单位管理,全天候做好工人身体状态监测,确保安全生产。
技术引领,书写新时代深圳速度
在进行钢结构装饰施工时,项目部面临着工作面异常分散难题,现场施工区域多达50余处,如按照常规施工方案,劳动力及工期不可控风险极大。中建深装发挥技术优势,采用装配式方案进行施工,通过集中加工向场外借时间,还提高了钢龙骨施工质量,一举将原计划7天完成施工任务提速到主体钢结构移交后24小时内完成装饰任务。 以技术优势为驱动,中建深装在院区主入口雨棚工程施工中,再次书写了速度神话。主入口雨棚施工环境复杂,工种繁多,按正常工期施工需要7天才能完成。中建深装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人员,优化设计方案,科学采用装配式施工方案,仅有两天就保质保量完成此项施工。
中建集团近万名建设者历时20天昼夜奋战建设完成的应急院区项目,于2月29日交付医院。待疫情结束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将成为深圳市唯一一个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用房用地,预计使用寿命15年。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