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广州选手在“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中金牌数奖牌数“双突破”的奥秘
2019-10-24 09:25:32 来源: 广州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广东10位金牌选手。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昨日,广州市召开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总结座谈会。在代表着世界职业技能发展先进水平的世赛中,广州选手取得4金7优胜奖的佳绩,实现广州参赛史上金牌数和奖牌数双突破,金牌数占全国四分之一、广东省二分之一。4块沉甸甸的金牌,为什么出自广州?广州培养的选手,为何有的能终结韩国队的“五连冠”、有的首秀即夺金?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的探因。

  产业经济蓬勃 成就人才沃土

  2019年8月22日至27日,第45届世赛在俄罗斯喀山举行,广州市12名选手代表国家参加了11个项目的竞逐,夺得4金7优胜奖的历史性佳绩,金牌数和奖牌数全面超越往届,金牌数占全国四分之一、全省二分之一,为中国夺取金牌榜和奖牌榜“双第一”做出了贡献。

  广州选手夺得的金牌,含金量都非常高。其中移动机器人项目终结了韩国队的“五连冠”;混凝土建筑项目以绝对优势,第一次参赛即夺金;时装技术项目金牌选手温彩云,成为广东首位金牌女选手;砌筑项目蝉联冠军。广州再一次以实力阐释“国家参赛看广东,广东参赛看广州”的美誉。

  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有着“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之称,代表了当今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广州12名选手全部获奖,还夺得了4枚金牌,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

  广州市人社局负责人表示,世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得益于广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技能人才培养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移动机器人项目能够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金牌,与广州日益蓬勃的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相关。正是这些需求,催生了大批掌握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也促进了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院长杨敏指出,学院正是为了满足这一市场需求设计了服务机器人专业。广州的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一些企业与学院合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保证了学院教授的技术能够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轨。在第45届世赛上,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学生胡耿军与云南技师学院学生郑棋元搭档,代表中国队夺得了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

  时装技术项目金牌选手温彩云也表示,广州服装时尚产业发展得很好,服装产业资源高度集中,设计人才扎堆,中大布匹、流花商圈等专业市场成为广州时尚产业的主要聚集地,这为其学习时装技术提供了很好的产业基础。

  温彩云的教练、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老师江少容也介绍,在训练期间他们除了借用北京四位高级定制设计师作为导师外,还借助了广州轻纺交易园、广州中大面辅市场的优质资源,让选手全过程参与设计品牌的工作,有效提升了选手综合能力水平。

  “工匠精神”逐渐在羊城扎根

  金牌的取得并非偶然。杨敏指出,广州是参与世界技能大赛最早的城市。世赛文化早已在羊城传播开来,有良好的氛围。加上又赶上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好时机,人才资源在广州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以移动机器人项目为例,世赛的参赛队伍较多,竞争较为激烈。但是,移动机器人项目的比赛,最早是在“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竞赛”中引入的,并且广州选手两次获得这个项目的金牌。后来,广州选手在第44届世赛上代表中国移动机器人项目首次亮相,获得了铜牌,甚至超过德国、英国等工业制造强国,与日本等机器人技术领先的国家成绩相当。所以,广州选手获得这个项目的金牌,并击溃“五连冠”韩国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务实踏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逐渐在羊城扎根。去年,在广州举行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广东赛区,同期举办了技工教育成果和职业技能展示,吸引了大批广州师生观摩。当时广州芳村小学组织了100名小学生观摩,“带孩子们来这里,是希望他们从小接触工匠精神,接触各种不同领域,为以后职业规划打下基础。”芳村小学校长魏智华对记者说。

  “技能人才同样也能圆梦”,这是记者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在广州,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正逐渐形成。近年来,主动报读技工院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在广州市中招会上,不乏带着小孩咨询报读技校的家长,他们都认为,学习一门技能同样能成才。

  技工教育“广州模式”成全国标杆

  金牌出自广州,还与广州技工教育“广州模式”的先进性紧密相关。从世赛备战上看,广州市人社局有关人士表示,广州备战通过高效的团队管理方式和备赛模式,各部门多方协同作战,全力协调解决参赛各方面困难。技术保障上,也与世赛模式标准无缝接轨,组建督导协调、专家教练翻译、技术后期保障三大团队全程保障,不断强化广州选手技能优势;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组织参与国际和区域的世赛技术交流活动,拓宽选手和专家的国际视野。

  从整个技工教育上看,“广州模式”已成为全国标杆。广州市技能人才培养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26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2万人,占比31.3%。全市共有27所技工院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广州技工院校聚焦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调整优化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广州市技能人才培养着眼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紧紧围绕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构建了以技师学院为龙头,普通技校为基础,公办与民办互补、教学与科研互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培养层次和专业工种齐全,具有广州特色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校企合作是大部分技工院校基本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说,这次金牌的取得与技工院校长期坚持的校企合作是分不开的,与校企合作培养出优秀选手是分不开的。”杨敏表示,在参加第45届世赛的56个项目中,有31个项目的选手是来自技工院校的学生和青年教师,16块金牌中有10块是由技工院校选手获得,这说明了技工院校的办学方向是正确的,办学的模式和人才培养的方式是有利于技能人才的培育和成长的。

  来自广州市人社局的数据显示,广州市技工院校与珠三角3000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开设“校企双制班”、“企业新型学徒制班”、“订单班”、“定向班”、“冠名班”,紧贴企业需要培养技能人才,近年来为华为、格力电器、南方电网、广汽集团、广州地铁、广药集团等输送一线关键岗位技能人才达10万人。

  “技工教育大有可为。”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院长李孟强也表示,建校30年来学校培养了20多万技能人才,这些人才为国家、广东、广州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经济是沃土

  “我们移动机器人项目能够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金牌,与广州日益蓬勃的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相关。正是这些需求,催生了大批掌握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也促进了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市机电技师学院院长杨敏

  校企合作后劲足

  广州市技工院校与珠三角3000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开设“校企双制班”、“企业新型学徒制班”、“订单班”、“定向班”、“冠名班”,紧贴企业需要培养技能人才。

  工匠精神入人心

  “带孩子们来这里(观摩技工教育成果和职业技能展示),是希望他们从小接触工匠精神,接触各种不同领域,为以后职业规划打下基础。”

  ——芳村小学校长魏智华

  技工教育拓新路

  广州市技能人才培养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26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2万人,占比31.3%。

    (记者何颖思)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李庆招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畅游“粉色海洋”
畅游“粉色海洋”
红叶秋景
红叶秋景
第126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第126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遥望滇池天水色
遥望滇池天水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66112514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