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百年饼印技艺 传承五代匠心
2019-09-12 10:06:24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网广州9月12日电(陈雪莹 崔凌云)八月十五月儿圆,齐享月饼聚团圆。在赏月吃饼之时,你可曾留意过月饼上的花纹?月饼上的图案是由模具压出,广州人称模具为“饼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饼印技艺”广州市代表性传承人余兆基表示,饼印是祖辈累积五代的心血,希望自己能尽最大努力传承这门百年技艺。

  在余同号饼印木器工艺店里,余兆基正在专心雕刻饼印。新华网 林晓蕾 摄

  小饼印 大匠心

  “嫦娥奔月”“宝鸭穿莲”……走进广州市大新路447号的余同号饼印木器工艺店,琳琅满目的饼印映入眼帘。“余同号”饼印铺创立于1865年,至今已经有百余年历史。在“余同号”三字招牌下的小桌子前,第五代传人余兆基正专注于饼印制作。

  “手艺人重要的是坐得住、有耐心。”余兆基介绍,饼印的制作需要经历十多道工序,从根据客人要求“画样”,到“凿牙”“铲底”“掺牙”“起脚”“雕花”“雕字”“开气孔”“修边”“打磨”“开孔”,最后盖店铺章,一个饼印才算完成。

  手工造 满情怀

  余兆基15岁时,就跟随爷爷学习饼印技艺,不知不觉入行四十余年。然而,随着模具生产进入机器化时代,手工饼印实用意义大不如前。余兆基也想过放弃,但“当时广州只剩下余同号,我不做,这门手艺就消失了。”

  “机器做出来的东西是死的,人做出来的东西是活的。”余兆基表示,手制饼印是有感情的。如今,店铺以海外市场为主,饼印里不仅有华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情怀,更有几代人对祖国的思念,这也是他坚持的理由。

  老工具 五代传

  “我不希望饼印技艺在我这一代消失。”余兆基拿出珍藏的祖传雕刻工具、饼印图样以及饼印,分享着这些“文物”的历史记忆。

  “福禄寿三星”是从余兆基的高祖父流传下来的饼印,经历时间的洗涤,早已经留下岁月的痕迹。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个图样,他只能复刻一个版本。面对行业提出购买这些祖传的工具,余兆基都婉言谢绝。

  祖传“福禄寿三星”饼印(右)与余兆基复刻的版本(左)。新华网 林晓蕾 摄

  新活力 需传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体现。2018年,“广州饼印制作技艺”成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饼印技艺成才慢,真正掌握最少需要十年。如何传承和创新手工饼印技艺?

  余兆基表示,手艺人要创新饼印图案,制作出符合年轻人兴趣的卡通饼印;店铺要多样化发展,开发出相框、筷子、梳子等周边产品;“非遗”传承人要走进学校和培训机构,通过开设体验班的形式让年轻人认识、喜欢上手工饼印手艺。

  “以前只有余家的人才能学,现在我尽可能地开设体验班,让更多年轻人走近‘广州饼印技艺’。”余兆基说。

+1
【纠错】 责任编辑: 孙倩文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首都交警铁骑队亮相
首都交警铁骑队亮相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举行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举行
白露到 晒核桃
白露到 晒核桃
初秋那拉提
初秋那拉提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342112498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