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行走在古诗词中的清明文化
2018-04-05 08:09:58 来源: 新华网广东频道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古今有不少文人墨客挥洒着笔尖,将清明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描绘得淋淋尽致。其中不乏带有怀念亲人哀思情感、或者是清明踏青的悠闲自在表达。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有哪些?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运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淳朴的乡村风俗画。整首诗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而且诗的意境、蕴涵可以使人从中领略到不同程度的审美意趣。

《阮郎归·南国春半踏青时》

[宋]欧阳修

 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诗歌中描绘出清明时节杨柳依依,繁花吐蕊,蜂吟蝶舞,燕歌雀啼之景,同时也是宋代踏青习俗的具体体现。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诗人行走在扫墓的路上,看到野草一夜之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去一年的小路消失了,清明后梨花生长起来,于是感慨万千,用一个“愁”字,表达出作者的思念之情。

    作为节日,清明节的形成与“寒食”密不可分。在古时,清明节前一二日为寒食节,即禁火吃冷食。

《寒食》

[唐]卢象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

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

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

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这首诗所讲述的即是寒食节的来历。相传,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大腿肉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惟独忘了介之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之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之推上朝受封。但介之推坚辞不就,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逼他露面,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熄灭后,终究不见介之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后来在他死去的柳树洞里,发现其留下的劝晋文公勤政廉政的一首诗,后人感其大义,设这天为寒食节。

    寒食节与清明节并举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由此也让清明节成为一个寄托哀思的节日。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躁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这首诗写的正是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先人,追悼亡灵的凄惨情景。

    清明节是一个感怀人生、激浊扬清的节日。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了死者,由死想到了生,最后想到人生的意义,可谓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清明节还是世人结伴出游、野外寻春的时节。

    《郊行即事》

    [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诗中记述郊外原野披上绿装,山花点缀其间之时,踏青的人们穿过柳荫,在春意盎然中尽情游玩的情景。

    《苏堤清明即事》

    [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古人,对清明节不仅注进了厚重孝道的传统习俗,还加入了踏青赏春的浪漫元素。他们在寒食禁火、清明祭祖的同时,成就和沿袭了插柳、射柳、戴柳、蹴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荡秋千、放风筝等习俗。西湖堤岸,春风拂面,杨柳依依,梨花一枝春带雨,惹得游人不忍归。此诗文情并茂地展现了一幅生动迷人的游春画卷,构织一派自然天成的和谐春光图。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综合三亚日报、北京晚报等(图片来源于网络)。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北京降雪
北京降雪
春到阿尔金山
春到阿尔金山
新疆乌伦古湖出现“风积冰山”景观
新疆乌伦古湖出现“风积冰山”景观
航拍贵州毕节百里杜鹃景区
航拍贵州毕节百里杜鹃景区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5911226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