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八闽非遗纪行丨福鼎饼花:重拾渐行渐远的民俗记忆
2020-07-03 15:48:12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网福州7月3日电(刘丰 蒋巧玲 袁羽)源于“吃月饼,贴饼花,斗饼花”民俗的福鼎饼花,随着民俗的变迁,一度渐行渐远。为了留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将饼花技艺与白茶文化相结合,令“饼花”以“茶花”的新使命重返生活。

  “(按)福鼎风俗,中秋节舅舅要给外甥送月饼。我小时候,(农历)八月初一就开始盼望舅舅送月饼来。我们拿到月饼,就开始斗饼花,比比谁的饼花大、谁的图案好看。”对86岁的马树霞来说,“吃月饼,贴饼花,斗饼花”是童年时的快乐记忆。

  福鼎饼花源于清代,是当地民间艺人独创的一种专门贴在月饼上的装饰画,属于民间版画类。2005年,福鼎饼花制作工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树霞是该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马树霞介绍,饼花内容以戏文为主,基本是画师看完戏后创作,主要有美人式、八景式、八宝式、八果式、团式、斗方式,特别是美人式,在全国的年画中都很少见。饼花画面色彩浓艳,以红、黄、绿、桃红等色为主。民国初年,福鼎每个饼花作坊都有100多块饼花版,现在全市只剩40多块,藏于福鼎市博物馆。如今,人们可以从这些饼花图案上看到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福建省戏曲研究所)还将饼花作为古戏单来研究。

  饼花旧版多有损坏,印出来的饼花都残破不全,有的边缘磨损,有的人物五官看不清了。马树霞现在主要精力放在饼花的修复上。

  制作一幅饼花,要先把设计稿画在木版上,再雕刻、印刷、拓裱,然后在纸上上色,最后按饼花的形状裁剪。修复旧版饼花,是先用旧版将饼花印出来,一张一张勾画完整,再上色,恢复饼花的原貌。马树霞说,修复好的饼花,可以留作资料,也可以继续使用,这样才能让现存的这些饼花图案传承下去。

  如今,饼花已经很少出现在月饼上,但它正以新的姿态走进现代人的生活,也唤醒了不少“老福鼎”的民俗记忆。目前,福鼎正在探索将饼花与福鼎白茶结合,用于装饰茶饼。茶饼花的图案也加入了茶文化、太姥山、畲族文化等当地元素。马树霞说,不管怎样,饼花的内容还是要体现民间的、传统的、人们喜闻乐见的东西。

+1
【纠错】 责任编辑: 江浸月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盛装起舞 好戏连台
盛装起舞 好戏连台
青海:巧手绣香包 浓情迎端午
青海:巧手绣香包 浓情迎端午
朱鹮栖息地以秦岭为中心向东亚扩展
朱鹮栖息地以秦岭为中心向东亚扩展
夏日古镇风光美
夏日古镇风光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19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