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隔离区直击】“子弹带”“爱心便当”“金手指”“衣架山” 带着抗疫“神器”去冲锋
2020-03-27 09:50:24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图为护士刘群正在利用“子弹夹”查对药品为患者发药。新华网发(曾理 摄)

  新华网重庆3月26日电(曾理)3月25日,正在泰康同济医院感染二科发药的护士刘群穿戴了一套与众不同的装备:在她厚厚的防护服外,从肩部到腰间还挂着一条透明胶带,看着就像是战士身上背的“子弹带”。

  原来这个特别的“子弹带”是“平安战队”护理小组组长陶俊的创意。他说:“科室收治的患者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几乎都伴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基础疾病,平时常用的口服药多达40余种,医护人员短时间很难将它们一一记住。特别是在红区需要将没有外包装的药品准确地分发给每一位患者,就更难分辨了。”

  为解决这一难题,陶俊冥思苦想,从手绘到贴图,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决定采用最直观的方式:上下两层透明的胶带,将药丸和标注了药品信息的小纸条一起“粘”在中间,形成透明的药品“标本库”,医护人员和患者需要查询相应药品信息时,简单对比就一目了然。

  正在发药的护士刘群说到:“这个‘子弹带’相当于我们在临床科室常用药的‘药典’,让我们都能参照它快速找到对应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功能,非常方便!”

  看到刘群这般打扮,有的患者还会打趣道:“你们那个‘子弹’,能打响不?”“你们厉害,这都想得出来!”,面对这样的疑问,刘群都会回答:“我们这些‘子弹’专打病毒,只要你们好好听话吃药,一定能战胜新冠肺炎!”

  同样也是发药环节,同样也是为解决红区操作不便带来的困扰,护士郭楠也在组长的启发下开动脑筋,发明了一个叫“爱心便当”的药品发放盒。

  郭楠介绍说:“最初全科几十位患者的一天的所有药品,放在一个大盒子里,药袋多并且无法固定,导致发放时很凌乱,患者药品容易从药袋里掉出,导致我们需要多次核对药品,大大降低了在红区发药的效率。”

  来自麻醉科手术室的她受到日常手术室的各种器械和药品分类盒启发,就地取材把废弃盒子里的泡沫掏空,增大空间放置药品袋、并且便于固定,还将各护理小组的分组和患者床号标注在盒子上,外层贴上彩色纸+桃心,一是增强盒子辨识度,另外还能降低患者的视觉疲劳,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与温暖。

  图为护士郭楠正在用“爱心便当”为患者发药。新华网发(曾理 摄)

  当这一套“爱心便当”投入使用后,红区里为患者发药效率明显提高,患者们看着五颜六色的盒子也会好奇打探:“这花花绿绿的盒子里装的什么呀?”郭楠都会笑着回复:“这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爱心便当!’你们吃了它,身体好得快,就可以早点出院啦!”

  撕胶布为患者固定留置针是日常护理中最平常不过的一个小操作,而对于在隔离病区需要穿着防护服,戴上厚厚基层防护手套的护士来说就好比“老人家穿绣花针”。

  最初在隔离病区上班因为这件小事耗费不少时间的护士李伟说到:“隔着几层厚厚的防护手套,日常可以用的指甲根本感觉不到胶布断头。而且视线也难以穿透起雾的护目镜和面屏,靠眼睛看也难以找到胶布断头。往往这时就需要向患者求助扯胶布……”

  为解决这一操作难题,一个可乐拉环打开了李伟的脑洞:给拉环拨片左右边缘缠绕上胶布,只保留前段开口。操作时将拉环套手指上,前段开口犹如附加的一只“金手指”,轻轻一刮就能挑起胶布边缘。

  用上自己发明的“金手指”后李伟感叹到:“这样就不必和胶布较劲半天搞得满头大汗,最后还要求助于没戴手套的患者来撕胶布了……”

  图为护士李伟正在用“金手指”撕开胶布。新华网发(曾理 摄)

  在感染二科医生办公室一角有一组平板电脑显示屏,可以借助这套系统实施监控病房里患者情况,医护人员也能通过它完成实时查房和脱防护服全程监控。但由于时间仓促,这套系统投入使用之初,只能依靠包装盒摆设,一是重点很难固定,显示屏时不时会滑倒。

  看到这一排排东倒西歪的凌乱的桌面,护士刘瑶开始琢磨,回到驻地为他们制作了一个个“山字型”支架。

  刘瑶说到:“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把一个常见的铁丝衣架从中间对折,让衣架下边缘形成一个三角形,加上挂扣就像一个‘山’字,利用三角形力学结构的稳定性,让平板电脑就很容易稳稳当当靠住了。武汉有了‘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我们这里再来一组‘衣架山’助力就很好啦!”

  在他们制作的“衣架山”助力下,平板电脑显示器一排排有序地排列着,就像是等待命令的士兵,随时准备出征!

  “衣架山”助力一台台平板电脑显示器“站”了起来。新华网发(曾理 摄)

  在抗疫战斗一线,“平安战队”不仅用一个个实用小发明为抗疫战斗助力,他们还不断总结临床中发现的问题,用科研思维谋求更好解决这些问题。

  陶俊介绍,在新冠肺炎爆发时,医护人员需要二级或三级防护,危重症患者往往需要静脉输液治疗,而大多数危重症患者都是老年患者,由于三级防护设备的阻挡,进行静脉穿刺对于护理工作者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他在对实战经验总结后申报了一项新技术,旨在推广一种除开传统盲穿进行外周静脉穿刺的方法——利用B超机辅助行外周静脉穿刺的方法。该方法在对危重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对比以往方法的一次性成功率提高,每次穿刺所需时间大大降低,为隔离病区患者带来福音。

  护士刘春雨作为在消化内科工作了15年,有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论文写作能力。参与此次战役后,上班摸索临床护理方法,下班总结临床护理经验。

  通过一段时间临床实践她发现,60岁以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老年患者中具有营养风险的比例较60岁以下患者中具有营养风险的比例要高,说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年龄因素对患者的营养风险具有很大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器官功能衰退,体质相对较差,因此在营养干预护理中需要对老年患者额外关注。

  在她的研究设计中,将采用单中心前瞻性研究的设计方案,前瞻性收集实施胃肠内营养(EN)的新冠肺老年集患者临床特征、EN、基础疾病以及相关混杂因素等信息。通过相关研究为新冠肺患者的EN实施和深入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和线索。

  科室主任徐智介绍说:“在抗疫一线就是要适应‘战时’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地取材解决问题。正是这样一群‘发明家’,把科学、规范、舒适、温馨的诊疗带给了患者。”

+1
【纠错】 责任编辑: 陶玉莲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重庆万灵古镇引客来
重庆万灵古镇引客来
陕西西安:桃花灼灼斗春芳
陕西西安:桃花灼灼斗春芳
武汉市部分公交车恢复开行
武汉市部分公交车恢复开行
武汉:动物医院里的临时“奶爸”
武汉:动物医院里的临时“奶爸”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7061125775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