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拓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
2019-05-10 08:25:18 来源: 重庆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在璧山高新区,重庆众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机器人生产线。(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罗斌 摄

  主持记者 郭晓静 张亦筑

  访谈嘉宾:

  市科技局局长 许洪斌

  市经信委副主任 刘 忠

  渝北区委书记 唐 川

  荣昌区委书记 曹清尧

  重庆如何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

  5月9日,市科技局、市经信委、渝北区、荣昌区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庆要深化、拓展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集聚更多高端要素资源并辐射西部地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速向国家先进制造业重镇升级

  重庆日报:要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重庆具备哪些基础和条件?

  刘忠:重庆是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直辖以来,重庆围绕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定位,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支柱产业体系,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生机。

  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把制造业转型升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谋划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聚力打造重庆制造业“升级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进一步凸显、势能进一步集聚。

  目前,重庆已基本完成由国家老工业基地向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转型,正加速向国家先进制造业重镇方向升级。

  许洪斌:近两年,重庆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聚焦“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深度用力,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从研发投入强度看,2018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397亿元,比上年增长9%,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95%。

  从专利密度看,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08件,居全国第10位,较2016年增长62.14%,比全国增幅高18.4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授权6570件,较2016年增长30.3%。

  从科技贡献程度看,2018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6.5%,比2016年增长3.22个百分点。

  从科技创新评价看,全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66.63,连续三年排名全国第8位,西部第1位;全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效用值30.30,连续三年排名全国第8位,中西部第一。

  可以说,重庆在创新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取得积极进展,为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奠定了较好基础。

  唐川:作为西部首个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渝北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积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培育以临空指向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和全产业链,在中高端消费、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

  目前,渝北已形成以长安福特、长安汽车为主的全市最大汽车制造业基地和以OPPO、传音等企业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基地,汽车摩托车、电子设备、通用装备、智能终端等产业优势明显;仙桃国际大数据谷“1+3+5+10+N”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注册科技企业达628家;商务会展、总部金融、现代物流等新的产业正加速集聚,初步形成了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格局。

  曹清尧: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实现新突破的重要区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

  荣昌位于成渝城市群腹心地带,2017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委批准为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2018年2月,荣昌高新区又获批国家级高新区,成为全国首个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形成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轻工陶瓷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和农牧高新产业集群的“3+1”产业集群,为荣昌构建特色现代经济体系提供了良好的产业集群支撑。

  加快形成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和新的增长极

  重庆日报:距离支撑作用的目标,重庆的差距和短板在哪里?下一步如何完善和突破?

  许洪斌:毋庸置疑,科技创新是重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如,创新资源聚合度不高,高端创新资源较少,高端创新人才总量不够大;研发投入不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更大;创新能力不强,优质企业总量偏小、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创新生态环境不优,创新创业创造品牌不够响亮。

  为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们将加快编制《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大力推进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高标准谋划科学城建设,联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江协同创新区,打造西部创新资源集聚地,形成多点支撑、联动创新的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

  刘忠: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重庆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比如,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大,新兴产业“链群”有待进一步完善;生产方式相对落后,整体仍处于普及自动化装备“补课”阶段;大型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对行业发展引领带动作用不强,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重庆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深化、拓展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升级,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的整体质量。目前,重庆已制定《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近期将发布实施。

  曹清尧:目前,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还面临综合实力不够强、“大-中-小”城市群构建不合理、一体化推动机制有待加强三方面的问题。下一步,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完善——

  一是推动顶层设计。加快建立“高效、务实、合作、互信”的成渝城市群一体化推进机制是当务之急;

  二是突出一体化。要从基础设施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出发,推动城镇和谐和美、交通互联互通、内陆开发开放、市场共定共认,不断补“短板”、防“漏板”;

  三是打破行政壁垒。在川渝毗邻地区率先打破行政壁垒,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成渝城市群“中部塌陷”向“中部崛起”;

  四是打造新的增长极。按照“立足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亚太、联通世界”的定位,依托川渝毗邻地区的泸州航运港口、内江铁路枢纽、荣昌国际货运枢纽机场等基础优势,打造以荣昌、泸州、内江国际物流“金三角”,让成渝城市群不论是在“陆海新通道”还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加快形成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和新的增长极。

  全面提升支柱产业竞争力,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重庆日报:重庆的产业该如何发展,更好地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出力”?

  刘忠:一方面,重庆要全面提升支柱产业竞争力,练好“内力”。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在进一步推动笔电、手机、智能可穿戴等电子终端产品丰富种类、提升档次的同时,培育壮大集成电路、电子核心器件、软件信息服务产业体系,共同形成“芯屏器核网”产业链群,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升级为智能产业,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智能化技术、产品和服务供给。

  另一方面,全面加大招商力度,用好“外力”。充分发挥我市在区位、生态、产业、体制等方面综合比较优势,坚持不懈抓好行业领军企业和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引进力度,加快填平补齐现有支柱产业“短板”;更加突出国家大院大所和检验检测机构,以及行业领军企业研发机构、高端创新团队和研发人才等引进力度,集聚更多高端要素资源并辐射西部地区。

  许洪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重庆应更加注重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更加注重产业技术创新。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智能产业技术创新,着力突破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系统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二是更加注重优质主体培育。大力培育科技企业,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0%、科技型企业数量增长35%,尽快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和研发机构“双倍增”,研发投入总量和研发投入强度“双突破”目标。

  三是更加注重创新平台建设。深化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引导各类开发区向创新园区转型。加快推进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有序推进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打造布局科学、特色鲜明、整体协同的创新创业创造空间体系。

  唐川:渝北将加快构建现代化临空产业体系,全力推动临空高端制造业、临空现代服务业、临空现代农业集聚发展,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服务链迈向中高端,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同时,依托前沿科技城、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空港工业园等产业平台,大力发展大数据智能化、智能终端、航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紧扣临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优化“一心一廊两圈”空间布局,积极培育临空商务、保税贸易、航空物流、国际会展、创新金融等业态。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带动,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创汇农业和会展农业。

  今后,渝北将坚定不移推动创新发展,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生态圈建设行动计划,深度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培育创新主体、汇聚创新人才,加快推动创新平台提档升级,全力打造IC设计产业园,推动仙桃数据谷成为西部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

  全面加强交流合作,与周边省区形成合力

  重庆日报:如何推进重庆与周边省区开展区域合作?

  唐川:近年来,渝北充分发挥毗邻四川的优势,抓住成渝城市群建设重大机遇,以“两地四方”合作为抓手,做深做实川渝合作文章。

  比如,在政府合作方面,先后与四川省邻水县、资阳市、达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推进临空经济、汽车产业、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重点领域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交通互联方面,与四川省广安市就进一步加密两地路网、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达成协议,渝邻快速路邻水段、渝北段将于年内陆续开工建设。在产业合作方面,将四川现代岱摩斯、吉利斯达等配套企业纳入长安等整车企业供应链,实现汽车产业互补发展,等等。

  下一步,渝北将坚持以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为统揽,突出临空指向性、高端外向性、港城融合性、圈层共享性,完善“一核五区”功能布局,全力打造创新生态圈、智能制造基地、国际航空港。着力以开放促开发,在提升开放平台、拓展开放通道、完善口岸功能、发展开放产业、壮大开放主体、优化开放环境等方面狠下功夫,加大“引进来、走出去”力度,为重庆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中展现渝北新作为。

  曹清尧:荣昌希望在成渝两大中心城市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一是围绕建设重要节点城市、成为成渝主轴有力支撑的目标,大力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建设。

  二是搭建平台,加强对话联系。2018年,荣昌突破区县合作界限,与内江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在此基础上,荣昌又加强了与泸州市、永川区联系,形成“内泸荣永”协同发展格局,《深化川渝合作推动内泸荣永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已纳入2019年川渝合作重点专项工作。

  三是将“荣泸内”国际物流枢纽“金三角”打造为西部开放高地。以成渝接合部的泸州、内江、荣昌腹地“金三角”为突破口,加快成渝城市群“中部崛起”,高效建立“陆海新通道”与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的联系纽带,带动成渝城市群西部大开放,促进西部省区市协调发展。

  刘忠:重庆应全面加强交流合作,与周边省区形成“合力”。

  以四川为例,双方将依托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子终端等领域现有基础,积极推动资源有序整合和优化配置,推进联合研发和配套合作,共同打造西部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深化汽车、摩托车领域交流合作,推动汽车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资源协作共享,共同助力两地汽车产业加快向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和高端化转型;依托装备制造领域现有基础,共同培育壮大航空航天、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内燃机、仪器仪表、工业机器人、中高端数控机床、轨道交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同时,双方在现代生物医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的合作也将全面展开。 

+1
【纠错】 责任编辑: 韩梦霖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西藏:纳木错开湖
西藏:纳木错开湖
生态中国·燕赵碧波赛江南
生态中国·燕赵碧波赛江南
英国萨塞克斯公爵夫妇携新生儿亮相
英国萨塞克斯公爵夫妇携新生儿亮相
柏林试用新安全道路标识
柏林试用新安全道路标识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7111124474553